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探究王春燕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王春燕
[导读] 面对着高中升学压力,传统的语文知识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注重教学知识点
        【摘要】:面对着高中升学压力,传统的语文知识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注重教学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促进新课改改革进步,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低时间投入,高效回收教学效果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探究
语文课程是高中教学的关键学科。在新课改教学下,语文作为学生语言思维、情感表达、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体现了新课改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教育和创新教学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目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更是要首当其冲,以及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积极接受新知识,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要从传统的教学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要依赖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要积极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相结合语文有效性教学的特点和内涵进行研究分析。
1.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1.1有效性教学的内涵
        有效性教学是教育的启发点,也是新课改教学下,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时代的变化下,教学改革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入和改革。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了解有效教学的方法途径和内涵定义。
        从应用途径和目标来讲,有效性教学指的是教师或者教育指导者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知识、技能教学,通过采用一系列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保证学生学习、掌握最大化知识点。有效性教学遵循教学活动的的客观规律,激发了教师科学教学的能力,并让其合理规划时间、做出精细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更快获得知识点,最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对学生,家庭对子女教育价值需求。
        1.2有效性教学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其在语文课堂中变被动为主动,并能够享受语文带来的思维、情感等多方面地乐趣,进而主动学习,调动思维,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上提升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活跃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中,其有以下教学特征。
        (1)教学目标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综合素养教学,另一个是学生升学需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础上,要积极为学生留下一定空间,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开拓视野。
        (2)教学环境有效性
        教学环境不仅仅指的是教学课堂真实环境,更涉及到了课堂氛围以及语文知识内容再现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或学校组织的游览博物馆、春游、秋游等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感知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进而释放心灵,成为语文知识中的主宰者。
        (3)课堂组织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自主探究,谈论学习。对此,教师应当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将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指导人的地位,以此来避免宣兵夺主,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共同发展和学习,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目标。此外,教师也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适当地指导学生学习发展。


2.如何提供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先考虑自己能够教什么知识,国家教育对学生的基础教学要求,学生基本素养要求,最后再考虑如何教、怎么教。只有将教什么和怎么教理解透彻,才能够创造出一堂知识丰富,富有价值的语文课堂。
        2.1设立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预设、预习教学等方式,委婉地为学生灌输教学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语文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知识教学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询问学生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预习课文、学习基础语法知识后,学生对文章有哪些认识和理解。这一阶段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巩固知识点,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其次,为学生抽丝剥茧,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连接起来,让学生踊跃实践,尝试自主学习,如让学生回忆单元前一篇文言文中的断字断句特点,对比本文课文的文段、风格尝试分句、段、或翻译解释等。最后,教师要“打铁趁热”,针对文章教学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阐述自己对文章中的情感,价值观的理解,并提出写作练习等等要求,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2采用科学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不光是一个知识性的教学模式,其更注重学生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候要善于培养学生等等感知、创作、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更有用的教学方式和技巧,最终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发展。
        2.2.1情景创设教学法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以此来给予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不断提升和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语文知识属于感性的知识内容,和数学、物理等理论性教学不同,语文知识是具有语言交流特征、社会应用属性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课堂上采用情境创设法,让学生在模仿,表演中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人物角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感知力,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课后交流学习的氛围,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2.2探讨教学法
        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把个人竞争转换为小组竞争,以小组活动为主全异质分组之下的团体之间合作互助,由教师或学生设计学习,分配语文学习任务和控制学习进程,有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语文合作学习实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开放、创新。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置,把握活动过程的舒展,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加以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思索,在合作中享受那份独特的喜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高中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德辉.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J]. 文学教育(下),2012(05):48-49.
[2]陈翠琴. 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104.
[3]唐秀清.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 教育导刊,2008(04):57-59.
[4]刘海燕. 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 理论学习,2008(05):54-55.
[5]邱桂平.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 语文月刊,2014(03):48-50.
[6]林菊花.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 黑河教育,2016(02):37-38.
[7]张玉梅. 高中语文小说课堂有效教学探索[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2):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