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属于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育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自21世纪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学习诉求,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教学思路,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持久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探索并提出具体的阳光体育教学活动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阳光体育,学习兴趣
引言
由于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不是一句口号,或者是空谈阳光体育运动形式,丰富多元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科学设置教学教学内容。例如:学校在开展运动式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体育知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热情。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与帮助制定出与学生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合理设置课程门类,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阳光体育活动在开,战略过程当中要积极的创新体育教学形式,由于体育运动多种多样,门类较为系统,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教学实践当中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探索。教师要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展运动教学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趣味性学习思维,针对学生学习热情来进行体育锻炼的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健美操、足球、排球、乒乓球运动当中感受到不同运动的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的学生,更好的进行互动和体育锻炼。
例如:在小学体育投资项目中,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投掷中的挥臂动作,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投掷飞机,先让学生制作纸飞机。然后通过语言引导流动做示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名驾驶员。通过投掷挥臂使飞机飞得更高更远,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比赛交流,能够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该门技术,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目标。相比较传统的练习式教学方式而言,此种教学方法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锻炼。
二、挖掘教师资源,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所以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所以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教学的本领,通过充分的学习和探索与其他任何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来增强自身教学的先进性。
学校领导也要充分的挖掘教师资源,通过合理的配备教师资源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引导和拓展,从而有效的强化学生学习思维。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探究,在运动当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情感,学校也要积极的进行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培训。
例如:在跆拳道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引导跆拳道教师具备专业化的教学素养,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在运动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多项体育项目,例如足球和篮球、乒乓球与田径类、体操类等各项运动项目。由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通常是在户外进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便会停止,对于此类情况,教师可以在室内应用多媒体等各项设备有效教授体育健康常识,领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思考。
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评价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但是此种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教学过程等各项因素构建评价机制,学校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考察,教师可以对学生和自我进行考察,通过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为标准的教学评价机制,检测学生的运动水平,分析探究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制定完善的实际目标,从而合理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必须要增强体育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当前教育体系仍然需要完善和提高,通过合理的引导加强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树立不断向上的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钱财军.阳光体育背景下浅析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7(46):117.
[2]张凯.“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150-151.
[3]胡军丽.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12):85-86.
[4]娄方平.向禹 校园足球实践发展审视:现象、成因与治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0,(13),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