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海关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就要求报关课程教学必须紧跟行业最新法规政策进行改革。教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但是传统的纸质教材很难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线上立体化教材能弥补传统教材的此短板。此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核心也是在于线上立体化教材建设。该文针对在通关改革背景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目标、思路和原则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报关 立体化教材 思路 原则
2017年7月1日起,海关通关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工作部署,2018年4日海关总署颁布关检融合制度,2018年8月全面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执行整合优化后的报关单填制和格式。一系列的海关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必须紧跟行业最新法规政策进行改革。但是传统的纸质教材很难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立体教材的建设可以做到时时更新和补充,可以及时反映出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海关最新改革,企业最前沿的业务形态,并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无法正常进行,全部实施在线教学方式授课。很多老师直接从完全的线下教学转向完全的线上教学。但线上直播教学和面对面教学还是有区别的,会出现网络拥堵、互动不畅等状况,所以应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而线下教学的开展就需依托于线上立体化教材。
一、《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建设目标
将“互联网”优势引入 《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编写,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案例素材,组织教材内容,在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的立体设计,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学习者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二、《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
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连接起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接受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并深挖各种典型货物报关工作任务和法律法规背后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从宏观角度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理解行业精神的能力,从而树立报关公正、爱国、敬业的职业素养。
三、《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建设原则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学习领域资源建设原则
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的报关行业人才状况进行分析,确定报关制单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关务人员、审单人员、输单人员为主要岗位。在主要岗位的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最后总结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知识和技能。
以“前期准备”、“现场通关”、“后续作业”三项典型任务为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围绕报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组织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该包括工作情境、必备知识、涉及
岗位、操作流程、相关单证。
表1:《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以微课视频为核心,强调多维度建设原则
与其他学习资源相比,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立体教材以微课视频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征,鼓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报关原理与实务》将抽象难懂的不同海关监管货物的报关流程,以生动形象的微课形式呈现,让学习者能更直观掌握通关流程.
3、以立体教材网络平台为基础,多形态资源建设原则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报关原理与实务》教材在微观设计上体现出多形态,即充分利用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的感官渠道,在教材的编写中融入网络视频、多媒体动画、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多形态资源以满足学习者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此外,多形态的教学资源须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呈现。同学们可以通过视频讲授进行课程回顾和自我学习,可以通过案例进行自我分析,通过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试。整个网站呈现教、学、做、答疑、互动等立体化形式。
表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多形态设计图
基于典型任务的《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将是这种趋势的必然产物,并且对进一步推进报关课程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阿妮,“我国通关政策变革与高职报关教材开放研究”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41-43
【2】李玉青,”立体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J] . 科技教育 ,2017[35]:161-16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通关改革背景下《报关原理与实务》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GZYJG1931,项目主持人:张晓妮)。
作者简介:张晓妮,女,重庆北碚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