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是学前孩子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自然游戏中的一种,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幼儿在角色游戏里反映着现实生活,再现现实生活。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行为策略和推进,对角色游戏的质量提升和游戏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无心”的举动,教师应怎样“有意”的引导才能让角色游戏变得更有意义
1.备准材料,善于推进,把“无心”的动手转化为“有意”的动脑。
材料的准备和投入是支持幼儿游戏的脚手架。幼儿在“无心”的玩耍中和教师一起推进反思,转化成“有意”的动脑,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经验,还发展了幼儿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例如:孩子们在“香香烧烤店”吃烧烤的时候,每次都把海带结抽了出来,食品回收站的工作人员送食品回去的时候,提醒服务员说:“海带结大家都喜欢吃,记得再串起来哦”。在游戏结束反思推进时,孩子们一连串的发问:一根到底要串几串呢→怎么做数量标记才让人看的懂→贴的还是画 →贴速度很慢,画要什么颜色→投票用什么颜色做标记最清楚→黑色记号笔……
再如在“健康诊所”中,小病人看医生的时候会问,不想打针有药吗→药长什么样子→圆形五颜六色→百宝箱里的什么材料可以做→超轻泥(包药的时候会粘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纸张撕成条状,捏成圆,就可以变成药了,用五颜六色的小珠子代替各种药品;伙伴们抗拒吊瓶,孩子们还能将水果的图片贴在其中,和顾客说这是维生素营养液;护士拿药往往忘记了医生交代的“事宜”,孩子们建议医生用简单的符号画下来作为便签进行交接……于是根据孩子们的推进反思,我们的关于医院的符号征集活动也顺利的开展
材料投放的适宜,在推进中更能使幼儿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成“有意”的动脑,正如维果茨基所言:“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表现得超出自己的年龄特点,超出自己日常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儿童看上去仿佛高出自己一头。”
2.投准材料,激发创意,让“有意”的举动丰富“无心”材料的开放性。
角色游戏的趣味性不仅是游戏本身,开放性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为“有意”的创意。例如教师投放的“百宝箱”,幼儿会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去百宝箱淘一淘,以物代物的创造性替代游戏,比如手机店的手机都卖光了,孩子们却能用魔尺拼出简单的手机模型进行替代扫码。当然,角色游戏要真正玩起来,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年龄和游戏经验的叠加、社会交往水平的提升等,教师的投放要从真实仿真性逐渐过渡到半成品,替代品为主。
角色游戏的趣味性不仅是游戏本身的趣味,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于是我们会尽量的丰富“百宝箱”,投放更多的想象替代品。角色游戏要真正玩起来,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年龄和游戏经验的叠加、社会交往水平的提升等,教师在游戏的投放要从真实仿真性逐渐过渡到半成品,替代品为主。
3. 发现问题,适时推进,把“无心”的发现转化为“有意”的实践。
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是在与现实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的。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适时推进,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把游戏中“无心”的困惑得到“有意”的实践推进。
例如:游戏时,孩子们经常投诉排队插队,如何改变现状 师幼儿共同推进:应该如何避免 →要有协管员→协管员应该怎么做 →制定相应的角色职责和游戏约定;你见过别人是怎么排队的 →迪士尼,游乐场,长隆的排队很有意思→蜗牛圆圈型、蚯蚓型、迷宫型等→班级要布置,有什么材料可以利用→椅子做隔断→买完东西没有路出来→开个通道(椅子左右不对称)……由于前期的讨论推进和验证我们都准备的非常充分,接下来幼儿在游戏时既有协管员的现场指挥,又有椅子隔断的巧妙设计,秩序就更加尽然有序了。
另外,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们“无心”的谈到:烧烤的食物越来越少怎么办 于是游戏后再次组织幼儿进行策略推进:没有食物怎么办→再收回来→谁去收 怎么收→再请一个管理员,要分类到每个小主题区→食品回收站就这样开张了。
幼儿游戏是自主的,在一起玩耍时,由于对游戏中的场景,规则,材料有了一定的发现或矛盾,就可能产生出一种新的游戏模式。善于捕捉“无心”,并转化为“有意”,真正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同时也收获一定的游戏经验。
4. 适时的介入,把“无心”的举动转化为“有意”的创造。
如果教师能了解每一名幼儿,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地介入游戏与幼儿互动,更有利于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比如实习生偶然的介入,本以为教师的身份,可以免费品尝,然而幼儿却聪明的让其出示手机假装的扫码付款,这一“无心”介入,却被孩子们模仿,大家纷纷想要免去银行排队的苦恼,要有手机的便捷。没有二维码孩子们就自己在区域中产生设计二维码的课程。于是,新的小主题“手机城”就这样诞生了。再如,保育员阿姨脱下除尘的帽子,随口一句:“头发都乱了,口号渴啊”。孩子们听到了就热情邀请洗头等游戏。在孩子们的招待下,孩子们纷纷给做头发的阿姨“送温暖”:送美食、按摩、打扮……于是“美味餐厅”的服务员多了“送外卖”的工作。
其实,促进幼儿游戏发展有多种方式,当教师以一种有助于游戏质量的方式介入时,混乱的或简单的游戏通常能得到改变,这种看上去很“无心”的介入方式,更能鼓励幼儿的游戏活动,并不断运用现有的经验参与游戏。
5. 观察引导,把“无心”的好奇转化为“有意”的交往。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角色游戏幼儿游戏的自由度较大,有时预设的主题会出现被冷落或暂时关门的现象。例如“健康诊所”暂时关闭。育婴坊的“护士”抱着“宝宝”没地看病。只见“小护士”立刻找到了上一次扮演医生的幼儿,对他说:“医生,我的宝宝病了,怎么办 。”而那个玩得正开心的幼儿,马上找到老师,得到了老师眼神的同意,马上来到了医院拿起了的医药箱,认真地看起了病。游戏结束后,我们就以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结论是:医院最好不要放假,可以像银行一样,人多的时候一起上班,人少的时候轮流上班。
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使幼儿的游戏更贴近于现实生活。正如《纲要》中所指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