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辨正浅谈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1期   作者:朱少勇
[导读]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并且近年来有增加趋势

         摘要: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并且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此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成因及辨正三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点浅见,旨在能对这些问题有所解决。
         关键词:错别字;成因;辨正
         一、现状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这四项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尤其是写的训练更是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现状却令人堪忧,尤其是学生的错别字相当普遍,这直接影响、制约了其它语文能力的发展。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十余年,所接触、了解到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甚至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学生不光对那些容易混淆、容易写错的汉字出现许多错误,就是那些非常常见的汉字,如“吃”“知”“今(写成“令”)”“春”等也经常写错,随手翻阅学生的作业、作文,错字、别字随处可见,有时甚至一句话中出现好几个错别字,一篇文章错别字累计达到二三十个。不光低年级学生容易写错字,中高年级更是问题突出,并且越是年级高、识字量多,问题越严重。
         一句话,现在学生的错别字犹如“流行病”,愈演愈烈,笔者十分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开展?因此,笔者在此呼吁,希望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让这些问题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否则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决不是杞人忧天,耸人听闻,而是笔者现在最真切的感受,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理解!
         二、成因
         那么,既然现在这个问题这么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它是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发展而来的。就笔者看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1.学生对于这些汉字本身没有真正掌握。由于在初次接触、学习时没能掌握这些汉字的字形、读音和意义,这样难免出现错误、混淆。同时,学生学习这些汉字时是孤立学习,未能建立起有机联系,对汉字音、形、义的联系难以统一,这就导致错字、别字泛滥的现象。
         2.学生对学习汉字缺乏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由于识字、写字量大,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汉字,于是不可避免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长期的机械重复,扼杀了孩子们学汉字的热情,加上汉字本身形体复杂的特点,学生渐渐丧失学习汉字的兴趣,结果大量汉字未能真正掌握。
         3.与我们老师有关,我们在学生写字过程中只是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训练,结果很多汉字笔顺、结构根本没掌握,结果写出的汉字便多出笔画,或“缺胳膊少腿”,间架结构支离破碎,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汉字。
         4.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学过的汉字未能及时运用,派上用场,结果出现很多汉字似曾相识,但又提笔忘字。


         5.电视、网络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普及,它们大大占据了学生空间,很多汉字却渐渐远离、陌生了。加上现在一些媒体、广告甚至部分教师、家长使用不规范汉字,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难道不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影响而导致错别字增加吗?
         6.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然。学生的发展本身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结果那些原本基础不好的学生越来越差了。
         三、辨正
         说了这么多,究竟该如何让学生来减少这些错别字呢?笔者也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共各位同仁参考。
         1.从汉字字形、读音、字义的联系出发,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每一个汉字。由于汉字中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我们在教这些汉字时,便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让学生构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如教学“笔”,让学生笔(毛笔)是由竹子(笔杆)和毛(笔头)两部分组成的,学生便很容易掌握这个字了。再如“春”学生很容易把下面的“日”多写一横,便可让学生认识到春天与阳光(日)有关,而与眼睛(目)无关,这样学生便不容易在写错了。
         2.通过比较、归类进行识字。如可以把学过的同偏旁(形旁)的汉字归为一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特点),这样学生在掌握这些汉字是就不会觉得困难了。如“腿、肚、脚、肝、脸、背”一组都与身体有关,再如“热、煮、熬、烈、蒸”一组与火有关等。还可以把形旁相同的汉字(形近字)进行比较,如“籍”和“藉”,“籍”与竹子(竹简)有关,而“藉”与草有关(狼藉),学生就不易混淆了。再如“蓝”和“篮”,“练”和“炼”等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大大减少错别字了。
         3.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如低年级可采用图画法、歌诀法、猜谜法等,到了中高年级,则可采取前文介绍的归类法、比较法等。此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形声字,对于会意字也可采用,如“歪”(不正为歪),“尖”(一头小一头大),“拿”(合手为拿)等。
         4.在学生写字过程中,注重过程的训练,弄清结构和笔顺,掌握正确的写法。汉字其实写好了是非常好看的,有一种内在的匀称之美,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写一手好字,把每一个字都写对写好。
         5.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一方面能让他们积累语言,同时也使得学过的汉字派上用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可谓是一举多得。
         6.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教学,并尽可能地多照顾那些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在几千年的变迁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爱国,让学生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熟练地掌握、使用好汉字,无疑是最实际、最直接的热爱祖国的表现。因此,对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摆在我们前面的任务十分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和努力,与错别字进行一场持久战、攻坚战,为最终消灭错别字而不懈努力!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浅见,一家之言,不足为据,不足、谬误之处,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