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5期   作者:张翊萱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的建设也普遍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的特点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的建设也普遍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的特点。工程总量和施工重量大幅度增加,意味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和铺设将自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施工规模大,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应着力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导言:新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在一个国家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决定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建设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由于建设项目施工重量巨大,需要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但是,这项技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隐患和困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才能解决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新时期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行业竞争压力也很大。同时,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使许多地方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原有的欠发达地区也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些地区也在推进建设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体量大高度大,对于大城市来说,可以更好地利用城市空间,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与缩减的城市居民用地之间的矛盾。另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建筑的建造数量不断增加,高度也越来越高,并不断刷新着新的记录。
         我国的建筑技术是先进高效的,但不断增长的建筑高度对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挑战的背后,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建筑物本身的主体结构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建筑施工规模较大,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材料来建造混凝土结构,而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结构的美观,更会影响主体结构的使用功能,甚至严重危害建筑安全。当构件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往往是由许多外部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和混凝土材料等。因此,为保证高层建筑所用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有必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溢水问题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在浇筑过程中,有关人员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导致混凝土各层之间粘结不良,严重影响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影响了整体质量对建设项目产生了不良影响。
         2.2裂缝问题
         2.2.1外界温度带来的干扰。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外部温度的变化加剧了裂缝的产生。例如,当外部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也会突然降低,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仍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明显,温度应力的产生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2.2.2结构自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将逐渐干燥。在此期间,大体积混凝土会发生变形,并伴有收缩现象,很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结构自收缩的原因是混凝土中水分的挥发。此外,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是维修工作不到位。
         2.2.3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合比,或者混凝土搅拌不彻底,混凝土就会开裂。而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质量不符合相关标线规范,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会增加。
         2.2.4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施工期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固化后会有大量的水化,但产生的水化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会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并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概率。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3.1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要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必须有效控制配合比,确保水泥、外加剂、外加剂和砂石料的配合比适宜,材料的性能和强度符合要求,配置顺序不应错了。具体来说,必须控制水泥和水的实际用量,以避免水化热,这也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做好水泥用量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此外,还必须进行抗压、抗拉和应力试验,这样除了找到最合适的配比外,相关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在配比明确后,才能确定水泥的实际用量。水泥凝结后,收缩变形的概率较大,若不加以有效处理,裂缝将难以避免。
         3.2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大体积混凝土的拌制,必须有效地控制拌制时间,并以最合理的材料掺入。大体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用量大,搅拌时间长。搅拌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在搅拌过程中必须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粉煤灰。为了保证搅拌效果,必须保证交接班紧密衔接。拌制时要对相关材料进行计算,确保材料用量最合适,计算工作必须由专人完成,以便后续工作能有序进行,质量也能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妥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达到预期,所用材料必须保证不存在质量问题,混凝土温度应是最合适的。施工前必须做好混凝土搅拌工作,确保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在柱混凝土施工中,必须在搅拌过程中适当减少水泥的实际用量,同时增加砂、石的用量。此外,在使用外加剂时,应保证其配比最科学,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在控制混凝土温度时,应以混凝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定期、适当地保证温度达到最佳范围,配制的混凝土应放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以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4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技术要点
         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后,要保证运输的及时性,混凝土应在第一时间运至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混凝土,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热量不流失。混凝土到达后,必须及时浇筑,特别是要保证所选择的浇筑方法最为合适。如果工程面积不大,则更适合分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完毕后,第二层必须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后续浇筑采用同样的方法,确保浇筑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建筑物边坡较缓时,可采用边坡分层浇筑,并按既定工艺进行浇筑。先下浇完,再向上浇,待浇完面方可停止。在分层分段浇筑过程中,必须提前在现场完成分段施工,并在此基础上浇筑底层。但分层浇筑后,只有一段浇筑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段的浇筑。
         3.5 加强维护
         混凝土浇筑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施工的结束。为了真正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在后续作业中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养护和维护。施工主体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0小时内进行养护,养护期为1个月左右。施工主体应定期对混凝土表面结构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混凝土面层结构含水量低,有开裂风险的,应及时进行水利养护,其余养护方法视情况确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必要的、合理的,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水平的正确方针,也是推动现代大型建筑发展的必要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主体应认识到自身作用的重要性,对混凝土浇筑的设备和器材进行创新和改造。施工主体应配合其他施工部门,严格按照相应的大面积混凝土浇筑规范操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改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持之以恒,而不是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王双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7(6):13-15.
        
         [2]邓东海.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6):236.
        
         [3]刘旭东.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62.
        
         [4] 孙建,宋丽.解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2019(1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