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善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丰富,带动学生思维的运转,让学生更好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到更多。所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初中教师也应该在语文教学当中展现自己的提问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思考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课堂提问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有质量的提问,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兴趣的生成,让学生在文本意境当中更好的对话和互动,深化全文理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开展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提问艺术。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让教育变得更加高质和高效。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价值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应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思想和心得,表达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并能够适当地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所以,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有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对课文的核心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框架更好地进行解析和掌握。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更好的彰显提问艺术,展现提问的价值和内涵,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质量和效果更高。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对策
(一)紧扣教育目标,展现提问艺术
教师在语文课程当中的提问首先应该保证自己的提问是具有价值性和意义性的[1]。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紧扣教材当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和学生现阶段的智力发展与认知水平相结合,让问题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更加具备价值。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将提问的价值展现出来。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在课程当中为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设置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例如,在讲解《故乡》一课的过程当中,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阐述“希望是本无所谓……但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非常深刻,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简单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文本当中说的‘路’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的路是一样的吗?“‘希望’和‘路’之间有着哪些联系?”“在你的理解当中,这句话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进行拆解,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找寻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发散性和逻辑性。
(二)加强文本解析,展现提问艺术
通过有效提问的设置能够对学生问题思考的兴趣起到激发的作用[2]。但教师的问题设置不能过于雷同,这样的话就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倦怠情绪,甚至于出现厌倦感。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对文本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问题不断地增强创新性,使得理想当中的课程效果得到真正的达成。例如,在讲解《愚公移山》一课的过程当中,愚公想尽了一切办法,要移走两座大山。而在提问的过程当中,教师则可以向生活延伸,通过对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让问题的引入变得更加有深度。如:“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们的生活道路上有没有遇到大山的阻挡?”“这些大山具体指什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究竟怎样应对呢?”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只要内心有毅力,就会和愚公一样更好地去克服和应对困难,这样就会坚持不懈,努力前进,让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得到更好的达成。
使得课文问题设置的深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秉持层次原则,展现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假如只是设置一到两个问题则是远远不够的[3]。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掌控,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谋划,保障提问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进行设置。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在提问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不断地来实施层次提问,让学生由浅入深,能够更好地找寻到在语文学习当中的成功和乐趣。例如,在讲解《变色龙》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在刚刚开始时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奥楚密蔑夫本人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哪些方面展现出其‘善变’的本质和特征?”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后续中,伴随着课本的深入解析,教师就可以再次深入提问:“对于这样一个如此善变的人,却有一样是从始至终都未改变的,这究竟是什么呢?”让学生在前者的基础上来自然地找寻到答案。教师则可以再次询问:“为什么会一变再变呢?”“作者为什么要对这样的一个形象进行塑造?”使得学生能够从简入深,对文本的深入内涵形成清晰的掌握。
(四)找寻细微之处,展现提问艺术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细枝末节进行关注。这样可以找寻到绿丛当中隐藏的红花,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精彩纷呈。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抓住教育当中的细微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取到更加新颖的阅读感受,感受到文本当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讲解《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课文当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归来非常盼望呢?而在文章的末尾为何一家人又对于勒避而不及呢?”让学生从这样的小细节和问题入手,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所传达和传递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更好的深入体会其中作者所表达的内涵,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训练。
(五)抓住有效时机,展现提问艺术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为了更好地将提问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展现出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真正的做到灵活多变,抓住时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让提问的效果事半功倍,让提问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应该抓住适当时机,以此来对课程的氛围更好的调节。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堂的初始环节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孔乙己究竟是谁?姓甚名谁呢?”这样的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在深入对课文进行研读之后学生就会感受到孔乙己为何没有名字这样的问题?以此来深入到本文当中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引导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更好地抓住契机,展现提问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变得积极和主动,使得提问的艺术性得到更好的展现。至此,在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来更好的安排问题的提问时机。这样可以让提问的有效性和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彰显,让学生在提问的引导下更好地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解析,推动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不断地在课程中展现提问艺术性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让教师的提问变得更加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引导课堂朝着高质、高效的方向上得到不断的开展。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紧扣教育目标、加强文本解析、秉持层次原则、找寻细微之处、抓住有效时机,让提问的艺术得到展现,达到理想当中的课程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立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5):71-72.
[2]王贤璋.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5):105-106.
[3]曹开钰.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初探[J].学周刊,2020(1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