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家园共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期   作者:冯瑶慧
[导读] 小班是幼儿园中的最低年龄班,该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习惯
        摘要:小班是幼儿园中的最低年龄班,该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习惯。比如,简单的叠衣物、系鞋带等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成人应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导致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的原因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家园共育策略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做到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共育;提升策略
        引言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大家普遍认为教育幼儿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只要将幼儿送到幼儿园,那家长就可以不用操心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认为仅仅通过幼儿园教育就可以实现幼儿的健全成长。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总的来说,对幼儿产生影响的场所有多个,分别为家庭、幼儿园等,不能仅依赖于一个环境。因此,帮助幼儿有效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的共同合作来实现。
        一、小班幼儿自理能力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家长溺爱,包办替代
        目前,我国家庭的普遍现状是一个家庭有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一个或者是两个小孩。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小孩就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六个成年人的关爱和呵护。因此,“溺爱”这一个词语就慢慢出现在了我们的社会用语当中,溺爱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现状,尤其体现在老一辈人对子孙的照顾上。例如,由于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家长的关注点往往落在孩子身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在放学的时候,老年人总是背着书包走在孩子的后面,两个眼睛时刻放在孩子身上,孩子走在前面吃着东西或者玩着玩具,回到家中,孩子就拿着手机玩游戏,也不会帮着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是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孩子逐渐形成了惰性思维,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家长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如果,家长们没有重视孩子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孩子也会缺乏相关的意识,长大后,他们就会成为现代人口中的“巨婴”。[1]
        (二)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要求不一致
        小班幼儿在幼儿园中,教师会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技巧,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活自理意识。然而,当幼儿回到家中,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了一整天,回到家中理所应当的应该休息,因此,家长会放纵幼儿,帮幼儿整理家庭作业,替幼儿脱下弄脏的衣物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在幼儿园树立的自理意识,在家中就得到了松懈,时间一久,幼儿放一个寒假、暑假之类的假期,幼儿学到的自理技能就又回到了起点。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和培养,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和责任,每一位幼儿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家长应该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以身作则,在细节上严格要求自身,以榜样的力量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结合,共同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幼儿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家园共育提升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指导,家长巩固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动作
        在幼儿园中,教师教育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技巧动作,回到家中,家长也应该着重去巩固和检验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实现基本生活的独立。教师应该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力,然后,帮助家长了解到幼儿今日着重学习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动作,协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例如,每一个小班幼儿教师都应该建立一个家长群,通过这个群,教师可以把幼儿每日的活动日常以图片的方式发送到群里,帮助家长们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状态,并把今日幼儿学到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动作告诉家长,协助家长掌握教育幼儿的正确的方式方法。教师还可以在群里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以达到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以及巩固今日幼儿学习到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技巧的目的。[2]
        (二)家长和教师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需一致
        在很多家庭,家长教育幼儿往往是通过老一套的方式方法,然而,部分方法并不适用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要求幼儿应该把玩过的玩具整理好,回归原位。然而,家长却会忽视此时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代替幼儿整理好玩具。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家长做好沟通,实现家园配合。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应该着重关注每一位幼儿的行为和状态,如果,幼儿时常忘记在幼儿园中学习到的基本自理能力,或者是行为习惯不规范。这时,教师就应该思考,幼儿是不是在家庭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才导致幼儿时常忘记幼儿园中学到的规范自理能力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找到幼儿自理能力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如果原因出在家庭当中,则教师需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幼儿园理解家长的同时,家长也需要理解幼儿园的工作,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合作,帮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三、结束语
        以家园共育的方式来帮助小班幼儿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中无法涉及的区域,实现更好的育儿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育儿观念,引起家长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视,从而,拉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小班幼儿学习生活自理能力是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打下基础,通过家园共育和实施有效的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幼儿更加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实现幼儿更健康、更和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袁萍.家园共育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2):52.
        [2]王春玲.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甘肃教育,2017(2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