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实践课程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相对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来说,某种程度上仍然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教师为了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这些实践仍然不够充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比如,不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有的教师总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在日益变化中的学习意愿。本文即从合理确定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充分探究、带领学生总结展示三个方面,对小学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指学生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不只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技能。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在实践中。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能力水平显然也是会不断进步的。一些低年级时无法交给他们的任务,到了中高年级反而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师应该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成长规律,不断赋予综合实践活动以新的内涵,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一、合理确定活动主题
确定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开展前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在小学低年级,大都是由教师来确定活动主题,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方。而学生的年龄在增长,他们的独立自主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课程中去。而“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综合实践活动自然也要遵循这种理念。一个重要地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主题确定上有一定的决定权。而教师则尽可能退到幕后的位置,只起到引导的作用。
例如,小学生对“宇宙”或“生命”之类比较宏大的话题总是有较为强烈的兴趣,这是由他们想要弄清楚生命本质的心理需求所决定的。教师在了解这一点后,就应该进行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小学生还不掌握基本的天文学或生物学知识,所以实践活动的主题不要显得太深、太大,而是要想办法针对其中的一个点,首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这就是教师引导作用的意义所在。为了进一步挖掘主题资源,教师还可以经常进行班级调查,以摸清学生意愿。
二、引导学生充分探究
正如上文所说,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综合实践活动的难度会越来越高。虽然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单个学生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活动的完成。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地更加充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实践。
在合作实践形式刚开始应用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地分工,保证每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不会“无事可做”。学生习惯之后,教师就可以把分工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差异自行决定自己在实践中的角色。
例如,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对学生成长需求的判断,教师决定组织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主要内容是当地小学生的生活状态,如有多少学生属于“外来人口”,“留守儿童”的比例又有多大等。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自行确定分工:甲角色负责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数据信息,乙角色和丙角色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兄弟学校联系,询问实际情况,丁角色对其他人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最后大家合作完成调查报告。这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组方式,实践活动触及到了较深的实际社会问题,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三、带领学生总结展示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成长进步,总是希望能够充分展示出来的。因为小学生都是有较强的好胜心与表达欲的。为了满足这一点,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当然,这种展示不能变成单纯的炫耀。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把总结与展示结合起来。也就是先带领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达到活动效果的巩固与升华,带给学生更多的获得感,然后再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去。这样学生的感悟更深刻,同时其成果也更有展示价值。
以上文提到的社会调查为例。在学生做出归纳总结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思考:他们得到的情况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留守儿童”或“外来人口”中的小学生其生活学习状态与自己有什么样的差别?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大家又怎么帮助他们?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写出一篇更深入的报告。最后由学生选出最优秀的一篇,在全校进行展示,同时对其学生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实践成果的升华,又满足了学生的表达与展示欲望,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虽然瞄准的不是具体的学科,也就是学生的学科能力不会得到特别的加强,但却是在教学生怎么做事、怎么更好地做事,促进的是学生深层综合素质的提升。希望广大同仁都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加强研究实践,顺应学生意愿,努力创造出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丹.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06-107.
[2]顾金芳.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