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所以,教师要在以往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周长教学时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独立探索,进而让学生感受周长与我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案例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度量的基本方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长的基本概念。
案例过程:
1、量一量。
师:我们刚才都会用手指指出图形的周长。那么,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板书:量)
师:对,量是测量周长的一个好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所准备的图形卡片和测量工具。同桌为一小组,我们最后来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分析的图形最多。
学习建议:
(1)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
(2)得到的数据要标在图上(取整厘米)
(3)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忙
(4)独立研究,组内交流。
(生活动,师巡视)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测量了三角形。
师:怎样测量的?量了几条边?
生:用尺子量出3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这个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生2:我们测量了正方形。
师: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的吗?
生2:量出每一条边的长度,再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师:有没有学生有不同意见呢?
生3:直接测出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都一样。
师: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巧妙的方法。
生4:我们测量了一元硬币。
师:硬币的周长是怎么测量的?
(学生用绳子进行演示)
师:真厉害!不同图形的周长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
小结:直线型的图形可以直接用尺子去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曲线型图形可用绳子绕出一圈的长度,然后再测量其长度。
案例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拓展等内容,在不断探索中让学生感知周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帮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本人采用了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之前,本人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头脑中进行课堂演练,从而达到最真实的课堂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情绪、课堂反馈等因素不同,所形成的课堂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无法百分百预测学生对于每一个问题和情境的反应。但是,无论是预设的目标,还是实际的课堂效果,都必须拥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教学目标。只有正视提前预设和实际教学的不同,并且正确处理和完善其中的细节,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确预设和实际教学的不同,针对其特殊性而进行合理筹划,从而发挥两者的不同作用。所以,针对以上教学过程,本人进行一下两点思考:
1.合理预设教学过程
预设与生成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预设直接促成了生成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仔细地分析和研究,进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并且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和演练,从而想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预设是实际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当教师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大致内容和明确分工之后,实际教学效果也不会有太大偏差。在科学而合理的预设之下,整个课堂活动必然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本节课教学之中,本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来运用各种方法来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思考测量周长的方法——“量”。然后,在学生小组探究之前,教师给出学生一些学习建议,引领学生进行科学讨论和测量。随后,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且让学生有秩序地进行回答和交流。通过硬币、三角形、正方形等不同图形周长地测量,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掌握不同图形周长地测量方法。通过这样合理地预设,各个小组地的学生能够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保障了课堂的高效运行。
2.捕捉生成配合预设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与此同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因为当时学生的情绪有所不同,有时是因为当天的天气情况较差,有时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所差异。不同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时的感受和回答有所变化。所以,教师永远无法做到完美的预设。当面对与预设不同的情况发生,教师不能够选择逃避不听学生的发言而依旧按照原本的预设流程进行教学,而应该寻找学生实际回答与预设的切入点做合理引导。在这样的引导中,教师总是能够收获意外的惊喜。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提问学生有关正方形图形周长的测量时,有一位学生提到了只要测量其中的一个边就可以得知图形的周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捕捉学生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图形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细节,让学生了解这一测量方法的奥秘。及时捕捉实际教学中的有用信息而为课堂服务,是优秀教师所必备的一个重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