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的、开放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创新能力
在过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只注重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情景教学的应用
高中学生由于正处于升学的关键时期,因此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会出现不重视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情景教学的应用,吸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落实对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信息及其特征”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景。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按照座位上的顺序分成了三人一组的形式,接下来再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三个人要首先进行内部的猜拳,通过三局两胜或者一局定胜负等方式去选出一个胜利者,这个胜利者作为第一轮比赛的裁判并且可以直接参与第二轮比赛,而剩下的两个人直接参加第一轮比赛,要求蒙上眼睛,并且通过触摸等方式确定规定物体的名称,最快猜出的学生参与第二轮。这样,在经过一番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个时候再引出信息的概念,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二、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让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形成全新的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环境,善于使用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相互争论、相互理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这一节内容的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我按照对学生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交友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的形式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制作一个集合作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都融入进去,向其他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合作情况下,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这样,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创新想法的实践能力。
三、合理地展开教学扩展
信息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这一特征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高中学生的好奇特征,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有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生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拥有更为完善的信息技术结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比如,在学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这一节内容时,在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之前,我先向学生全面解释了编程语言存在的意义以及各种编程语言之间的区别,并向学生简单介绍了当前世界上各种编程语言的使用环境、占据的比例等等知识。在学生学习教材上知识的过程中,我还会简单穿插进一些与编程相关的小故事,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等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满活力与探究性,使学生能够集中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面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启迪学生的智慧,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维维.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青雪.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