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期   作者: 万琼
[导读] 当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要:当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和思维的源头,是学习活动的“泉眼”,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不竭动能,也是学生认知结构得以完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的动力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富有探究性或挑战性的问题和变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人对抽象的符号化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之一。一个人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数学问题理解与分析上的综合水平,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数理运算能力、抽象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础性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其数学学习的成果和成绩,很大程度上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有关,因而小学数学教育如果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会造成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不懂得变通。同样的数学问题,一旦换一种表达方式,学生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怎样解答,这都是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未有效培养发展起来造成的结果。
        一、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改变了以往的受限制情况。由于一些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的约束,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学习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学习受限情况,大幅度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性,因此,一些数学知识点要通过进行实际的计算以及画图分析才能够了解和掌握,并且有的知识点涉及到生活案例或者需要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况,学生才容易领会,因此,要通过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计算以及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况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助于锻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我国现今很大一部分小学数学教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面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这是学生们缺乏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注意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许多小学生经常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但随着待解决问题难度的提高,对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此时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起来就会产生枯燥,无味的情绪,甚至发展到害怕厌学。其实,小学生们的天性便是活泼的,好动的,相较于数学成绩的提高,老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养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则是重中之重。
第二,课下的学习也是对于养成良好数学思维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无意之中忽略了这一点,既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作回顾和思考,也对于做错的数学题不考虑为何错,如何改。对于布置的作业,也只是简单完成了事,忽视二次学习的重要性。有句名言叫做“温故而知新”,如果对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不进行二次学习,也就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数学题目只能做到死记硬背,缺乏一定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即使老师讲过类似的问题,但稍有变化学生就会抓耳挠腮,不知如何解答。这就是缺乏自己探究思路的问题,如果只等待老师进行点拨或者直接参考标准答案,那则无法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这三种问题简单来看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的学习能力,但究其根本则是因为授课老师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这同样也是许多学校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教材解析的水平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透彻的解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对个位以及十位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十位数字进位增减的规律等,教师再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在7+9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对十位数字的含义开展透彻的解析,这样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得出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再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利用反向教学方法,16减9或7的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可以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不断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最后,教师要把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很强,教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后,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教学,积极开展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完善和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及掌握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法、理论与实践法、互联网+数学知识教学法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思维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数学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结构,从而学生能够容易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充分掌握数学教材的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简单到复杂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特点。从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也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结构,进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师要构建完善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以及理解能力等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从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四、总结
总体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对教材的解析水平,建立完善的数学教学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祥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南北桥,2019(14):136-137.
[2]卢智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外交流,2019,26(31):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