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学习。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大障碍。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时,刚开始上课,教师便出示这样两组题:
= = =
= = =
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填空比赛,老师很快就把所有的空白处填写完整。学生对老师的解题速度感到十分惊讶。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集中到黑板上,接着教师便引导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地观察两组分数,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师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基本性质”帮了老师的大忙,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心理特点,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情感。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节时。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玩了两次“摸球”游戏,摸到黄球学生赢,摸到白球教师赢,学生在摸球的同时猜一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第一次游戏是在只装有白球的盒子中摸,每次都是教师赢,学生觉得不公平;第二次游戏是在既装有白球又装有黄球的盒子中摸,有时教师赢,有时学生赢。通过摸球游戏的开展,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赛”中猜,在“猜”中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很好地体验了“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操作性教学情境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始于动作,思维和动作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操作性教学情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使他们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新知。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特征——“平均分”,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和后,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给的正方形纸片,折出它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共发现了四种不同的折法,教师便引导学生观察:“这四种折法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相同吗?为什么每一份的形状不一样却都可以用来表示?”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到:“因为都是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生活情境,努力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统计”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动画片告诉老师和同学呢?”学生听完后,纷纷各抒己见,老师抽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五部动画片:《开心超人》、《熊出没》、《哪吒之魔童降世》、《京剧猫》、《赛尔号》。接着问学生:“这五部动画片,你最喜欢看哪一部?”学生又一次纷纷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这时老师又问到:“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所喜欢的动画片,如果老师只能放映其中的一部,你们希望老师放映哪部呢?”学生一听,立刻争先恐后地说出要放映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老师又说到:“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这下老师可为难了,放哪部片子好呢?谁来说说你的办法。”学生相互交流了各自的办法,有的学生认为在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大多数同学喜欢那部动画片,大多数人喜欢那部我们就放那部。教师征求学生是意见后,对这种方法给予了肯定。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仅使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是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样的生活问题,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动机。学生获得成功,就会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解决问题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通分”中的例题:比较和的大小。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另一个圆片平均分成6份,然后分别在圆片上涂出和,提问:“怎样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比较和的大小呢?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找到四种不同的比较方法。第一种是直接比较,把两个圆片涂色部分重叠,得出结论。第二种是比较两个圆片的空白部分。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第四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在这四种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最后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最为简便。这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的心理畏惧,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习兴趣越发浓厚。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充满了魅力和灵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自发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