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期   作者:丁培培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更加关注,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更加关注,其中数学阅读能力是培养的重点能力。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对形成数学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正确解读数学文本,从根本促进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学习热情

前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正确解读数学知识表述,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吸收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提出了科学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只有在语文学习中才会运用到阅读知识,其与数学学习基本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其实不然,数学阅读能力对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商场打折就涵盖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只有对文字有正确的理解,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计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阅读同样非常关键。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可以逐渐拓展。通过自学阅读等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获得多元化的数学知识,从根本提高数学素养。
阅读文本涵盖大量的数学符号和数字,定理和概念抽象性较强。往往一道题包含的知识比较复杂、多元。只有明确题目中的关键词,才能对不同数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
从相关研究中可以明确看出,小学生会随着年级的升高掌握更多的词汇,拥有更加良好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非常快速。目前,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意识到数学阅读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制定了完善的阅读目标,仅有极少数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数学课本进行详细的阅读,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很少拥有时间阅读数学课本。学生对阅读的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无法积极主动阅读。
很多数学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认为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以至于没有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阅读情境,也没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阅读无法落实到实处,也很少涉及课外阅读。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氛围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坚持学习,而很多学生由于在小时候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其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时会感觉很吃力。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稳定的阅读氛围可以为学生进行阅读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学生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地图的绘制方向,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五大名山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位置,说一说地图中五大名山的位置,并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进行教学不仅仅可以使学生明确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同时可以通过数学阅读训练,将两种知识快速整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心理,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合地理知识。很多时候,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并重点讲解,使学生可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并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堂中,更需要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培养。例如,学生需要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以发挥阅读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围绕这部分知识提出问题: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是什么?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需要怎样计算?此时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根据问题阅读教材,并通过阅读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快速明确自身不懂的知识点,并在课上重点注意这部分知识。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题目要求进行仔细的阅读,在分析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后再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对知识要点有基本的了解。这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析这道题目,由教师总结学生得到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准确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很多时候,合理的阅读可以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教师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利用。时间长了教师会发现,可以在课外活动中扩散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进一步延伸学生的范围,更好地巩固课堂阅读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对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三)传授阅读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帮助,使学生可以应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学习。而作为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阅读也需要教师传授正确的方法。数学涉及的知识和概念等相对比较抽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快速理解知识。比如,在阅读前,教师需要可以让学生自主默读一次,对阅读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再次阅读时,需要用笔画出重点内容,并重点标记存在疑惑的地方。例如,在学习“面积”知识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做好预习,对书中提到的与面积相关的文字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面积的定义,使学生可以对图形面积比较方法有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结合书中的步骤,对图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最后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易错点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这样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及大小比较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加强小组合作
小学生不善于表达,对教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教师求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与其他学生交流的机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交流,需要重点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意义,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更多的阅读知识,并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开展阅读,可以让学生开展高效学习,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数学小日记的方式积累阅读知识,在数学课堂上互相帮助,分享自己写的数学小日记,并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研究。通过这样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出现的疑惑,并运用聚集体智慧共同探讨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答案,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结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帮助,所以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养成习惯困难性较强,所以教师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保持耐心,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可以逐渐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积极配合教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目前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时期,在面对庞大的数学信息时,学生需要具备明确重点的能力,所以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十分有必要。教师需要对数学阅读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秀女,吴小雨.浅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01(08):109-110.
[1]陈辉玉,张明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例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80-181.
[3]高建军.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03):183-184.
[4]王园园,王晓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04):106-107.
[5]王二艳.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农村小学数学低段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点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02):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