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势下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中职生学习和发展需求,加快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将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目标进行探讨,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改革创新;策略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技术型人才,中职语文学科具有较高综合性,是中职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丰富中职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职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自律性较差,因此,需要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中职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技术生产岗位,生源主要来自于未能进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初级中学毕业生群体。中职生具有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厚以及学习能力差的特点。但是,中职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对专业课程重视程度较高。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侧重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中职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此外,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联系,导致学生对中职语文教学兴趣不足,从而影响到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需要通过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挖掘中职生主动探索潜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1]。
二、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目标
(一)实践性与应用性
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语文相关技能,能够运用语文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未来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体现出语文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二)探究性与创造性
从我国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教育将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背景下,结合中职生学习特点进行综合考量,中职语文教学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求。
三、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中职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职语文教学缺乏兴趣,但是,对未来工作却充满了憧憬,对专业教学十分重视。如果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语文知识灌输为主,不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进而丧失语文学习积极性。基于中职生兴趣特点,中职语文教学需要将语文知识内容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或技术文献,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法,找出文章中字词、语句存在的难点,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学生之间探讨或教师的指导,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二)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中职生语文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往往影响到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中职生的学习弱点表现较为明显。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互联网收集了鸿门宴相关的影视作品,经过剪辑后,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结合影视画面对文言文进行阅读,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文字与视频影像的对照,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此外,通过多媒体,还可以将有声阅读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起到阅读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断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创设与中职教育适应的教学情境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中职生语文兴趣不足的特点合理构建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对语文知识加以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和图像的结合,展示文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四)实行分层教学方式
中职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语文知识积累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具有较大差异。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到中职生语文学习的起点问题,适当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方法,通常情况下,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
例如:在《鸿门宴》课程教学中,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C层次学生,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对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和复述;而对于文言文学习能力较强的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出文言文的故事情节。
进行分层教学,能够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自信心。
(五)项目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分层教学基础上,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给学生设置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获取语文知识。
例如:在《一碗清汤荞麦面》课程教学中,教师针对A、B、C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文作者怎样利用矛盾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哪些文字中得以体现?”、“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动作和神态的词语?”,这三个不同的任务难度不同,需要学生经过查阅资料后认真阅读课文才能够回答。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查阅资料和阅读文章中获得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有助于以后职业发展。
结束语:
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需要结合中职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丰富语文教学方法,注重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媛.浅谈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45.
[2]兰英.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v.15(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