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从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出发进行分析,来探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浸润,思想政治修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策略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从时间和空间范围来看都很广阔,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时间上看,技工语文教育包含了从《论语》到21世纪以来中国近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仁爱精神等,蕴含了完备的价值建构思想系统。从空间上看,技工院校语文教育围绕中国文知识展开,同时向外辐射到其他国家的文学,其中深刻的文学理论和丰富的内涵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发展上提供一定的条件,最终使他们通过语文教育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育环境蕴涵人文气息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内容和环境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不应当让科学死板地堆积在学生的头脑中,而应当把各种科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明哲的,并且尽可能是广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技工院校语文教育包括了不同时期的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受到人文气息的感染。从而为学生高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
二、技工院校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
在语文教育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文本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语言组织是否符合逻辑,还需要注意字词句段篇的组合与意义。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有目的地将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作为口语交际的主题,从而在口语交际和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系列材料练习,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进行文章语言的组织和意义的建构,从而在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相关习作的意义建构中渗透爱党爱国爱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过程
语文教材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编排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语文教材,并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特色。
通过精选蕴含思政内容的语文教材进行科学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运用批判性逻辑思维梳理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小组辩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和期待,从而引导学生技工自身的情趣经验和阅读的程序性知识对课文内容和意义进行反思。通过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训练中得以增强。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思考,深挖出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过程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审美鉴赏和创造活动,利用好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文本的意象、意蕴、语言和情感等是审美鉴赏和创造的对象,语文文本内容在学生头脑中能动地反映过程也是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当下许多文学作品已经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来渗透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阿Q正传》,在该电影的声、形、画、乐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现象,分析民国的劣根性。教师再充分引导学生对阿Q以及整个未庄的大环境进行审美观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
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过程是技工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的目的之一,要通过教学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认同和各民族的凝聚力。优秀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不仅体现了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人文关怀,还体现着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例如强调和合理念,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仁爱思想,强调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等。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丰富,崇高人格和思想的塑造,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
三、结束语
技工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对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提取出来,从而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育中,使教学效果达到一课两用的效果。总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但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而且实现了跨学科教育的目标。在语文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师要利用丰富巧妙的教学方式,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渗透到语文教育中。
参考文献:
[1]丁帅.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J].语文建设,2016(27):15-16.
[2]潘美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语文教育的价值研究[J].语文建设,2016(17):13-14.
[3]周赛兰.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0):51-52.
作者简介: 于德侠,女(1971.11.01—),汉族,黑龙江绥化海伦人,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技工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