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学习效果的有力支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高中数学;培养;策略
在《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认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效果也必然非常好;否则,一旦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其学习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来说,受到学科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学生都面临着学习困难的现状,其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至于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了“吃力、被动、效果差”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高中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必要性分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体来说,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由于以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到数学知识的灌输上,常常忽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而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可帮助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中认真听讲、以及课后巩固和复习等好习惯,不仅提升了学习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技巧等,进一步推动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上来分析。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取得较大的教学成果,无法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甚至还会导致教师在枯燥的教学中,产生厌烦的情绪,逐渐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而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显著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使得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
二、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分析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课前预习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拥有这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课下开展合理的预习活动,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听讲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时候,首先就要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时候,应做到:对教材中的新课内容继续进行预习学习,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明确本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并对其进行理解,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最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消化;尝试进行课下练习,对不了解的那些内容进行总结和标记。可以说,通过这三个步骤进行预习,就可以促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预习学习,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
2、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最关键的途径。因此,学生要想高效学习,从学习中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等,都离不开上课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时候,必须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课,以及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等,并认真思考,完成数学的高效学习。
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听讲。由于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教师以及发言同学的思维,进而获得高效的学习。否则,学生一旦出现了分心的现象,就会影响学习,产生各种疑问,无法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时候,必须要指导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牢牢记住教师的解释和思维方式,不断提升高中数学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好习惯的时候,还必须要指导学生遵循教师的思维,积极思考,在教师总结之前,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高中数学的高效学习,也促使学生在思考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3]。
3、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复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复习环节,使得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牢固地掌握。具体来说,在培养学生及时复习习惯的时候,一方面,应指导学生对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回顾,对基本的概念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及时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通过有效的课后作业,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也能及时找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真正实现查漏补缺,不断提升高中数学学习效果。
4、养成积累错题的好习惯
错题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错题资源可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误区等,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时候,必须要重视错题资源的应用。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这一学科来说,由于其本身就具备较大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建立一个错题集,将各种错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分析出原因,整理出正确的解题思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学生就会拥有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在整理、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4]。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技能,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合作探究学习、开放课堂等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中。通过这一过程,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开展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认识到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还要充分借助有效促使,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听讲、复习、积累错题、自主学习等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宁.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资讯,2020,18(09):142-143.
[2]单正艳. 高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及其培养探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99.
[3]徐士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19(13):59.
[4]杜平.高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及其培养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2):6-9+30.
[5]李继仙.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N]. 发展导报,2019-0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