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时物理学科的主要构架,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内涵遇着重要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验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精准理解物理概念、深刻把握物理规律、切实明确知识内涵,实现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的全面激活与发展。然而,在目前的很多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现状,以致实验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自信明显不足。对此,师生都应该引起重视,并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对于实验路径的拓展、实验功能的开掘、实验作用的的发挥,以促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积极实践中实现其创新思维能力高效培养与深度塑造。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借助物理实验加强对初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掘,既符合教育规律,也顺应初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要求和定位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融合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深度体验中发现、感知、体味、思考、探究、理解实验作用和价值,实现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以实验兴趣激活为驱动,开展实验教学
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会因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复杂的内容、比较疑难的问题而陷入迷茫,其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兴趣也是大打折扣。对此,如果教师一昧采用比较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策略,其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达到预期,学生的学习自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如果教师顺势就具体概念、知识、问题转换为对应实验,然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中予以理解和内化,其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加强对实验作用的发挥与凸显,将学生实验兴趣培养贯通至具体物理知识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新鲜血液。首先,在实验设计时,尽量体现出趣味性、直观性、简明性,然每一个学生都活动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并确保实验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以全面激活学生的实验兴趣。其次,在实验定位时,切忌让那些脱离教学需要、远离生活实际的实验进入教学领域,在求新、求变中使实验组织开展切实服务于教学发展、学生发展。最后,在实验指导中,应该体现出差异性与协作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尽量发挥不同学生所长,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彼此交流、开展探究,培养其创新意识,探索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对实验活动充满兴趣,并结合自己学习需要自主参与实验活动。同时,对于一些可以在课外自主完成的实验任务,教师应该多倡导、多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生活素材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中验证所学知识的科学性,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奠定基础。
例如,在“液体的压强”教学时,为了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引入小实验--“水柱的距离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演示中理解“液体压强”的内涵。实验开始前,教师准备好一个塑料瓶,并用钉子在瓶子同一侧打好三个处于同一直线内高度不同的三个小孔;实验操作中,教师快速将水灌入瓶内,组织学生细心观察三个小孔内出水的速度快慢和出水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就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在三个小孔内,位置最低的小孔出水量最大且射出的水柱最远,位置最高的小孔内出水量最小且射出的水柱最近;最后,教师结合这一现象,组织学生开展研讨和分析,进而转入液体压强知识教学,并结合教学内容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在课外继续创新实验设计,利用其他生活物品自行就“液体压强”知识进行探索,在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抓手,优化教学路径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的动手操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验的质量。
因此,教师在实验组织、开展时,尽量扮演好自己的协助者、组织者角色,切忌越俎代庖,弱化学生在实验探索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给予每一个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如果由于实验器材、设备所限,无法让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可以就实验路径进行优化,可以将单人实验合并为分组实验,或者延长实验课时,让学生在交替轮换中完成实验任务。另一方面,培育每一个学生端正的实验态度。初中物理实验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物理知识的内涵之外,更应该将重点置于学生实验态度、实验品质的培养层面。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实验特点、需要、导向,加强对于学生观察意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究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结合不同实验,在自主体验中通过现象、数据、结论等实现创新意识的深度培养和全面塑造。
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搜集生活素材:敞口玻璃瓶、气球,并准备好热水和冷水。实验操作中,首先向瓶内注入热水,并迅速套上气球,再快速用冷水浇灌玻璃瓶。此时会发现,套在瓶子上面的气球会出现膨胀。其次,倒出瓶内热水,并让瓶子恢复常温,在注入冷水,再将气球套在瓶口,用热水浇灌瓶子,发现气球慢慢膨胀。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更为直观的感知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效率也于无形中得到切实提高。最后,可以再次布置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思考、探索,并借助其他生活物品设计实验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下节课内分组交流。这一实验过程,既打破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束缚,又充分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解决问题指导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予以解答。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落实中,应该尽量以问题为驱动,将解决问题作为实验活动开展的关键,创新实验形式,优化实验环节,并号召学生去创新,让学生在实验创新中实现其创新思维能力的科学培养。
例如,在“反射与漫反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设问:分别用手电筒照白纸与平面镜,你认为哪个会更亮一些?进而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并分享实验结论。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会切实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自会获得大幅度提升。
四、结论
总之,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辅助,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时新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与突破的核心。教师在实验的组织、设计、开展中,应该加强研究和探析,并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渗透至实验教学的点点滴滴,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实践、深度探究中实现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充分培养和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候庆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44.
[2]贺登超.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09):31.
[3]王腊梅.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7(09):103-104.
[4]孙鸿坤.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物理实验,2012,32(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