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中华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越发有价值和重要性。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产生健康的三观。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学段;班级管理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无论是在哪个层面上,竞争都越发的激烈,从根源上来看,这些竞争都是围绕着文化展开的竞争,文化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是传统文化,更是经受了长时间的检验,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精华,对于实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是有着深刻影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教育上也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能够很好的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育人,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多的正能量,各种类型的德育故事非常多,如果能够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德育管理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非常多的知识文化,更能够进一步激发参与德育管理的热情。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时期,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老师还是习惯硬性说教,教育学生应该怎么怎么,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容易让学生出现逆反的情况,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管理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加真切,学生一般对传统文化都比较感兴趣,自然接受起来效果会更好。而且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容非常多,老师和学生之间围绕德育也就有了更多的话题。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中的运用
(一)运用家国文化构建德育之本
爱国主义是德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内容。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文化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文化构建德育之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中,习近平主席对中国青年提出了6点期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中学班主任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相关的家国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由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爱国主义、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教师可以引入有关家国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内容,不论是名人故事还是名人名言、又或者是影像资料,将它们制作成电子相册、微视频或文化墙,在班会课上展示、开展演讲和竞赛活动。比如唐代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相关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德育教育中,解析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
(二)运用孝道文化建立道德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融合了道家、佛家等文化的综合,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孝道文化,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准则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诚然其中有一些不可取之处,但是孝道文化对维护当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稳定、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等仍具有重要意义。孝道文化的本质是孝敬父母及其直系长辈,是一个人立身与处事之本,是发展和完善其他道德的基础,因此中学班主任应该运用孝道文化建立道德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教育与管理初中学段学生。
传统典籍《孝经》中讲:“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爱戴,又怎会对其他人好呢?在中学德育教育管理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比如《论语》中的“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父母唯其疾之忧”,《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可以引导到德育工作中讲解;同时还可以从孝道文化引申到对师长的尊敬、对同学和其他人的友善、真心对待身边的人等。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予以监督。
(三)运用礼仪文化规范日常行为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有关礼仪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历史小说,都能看到有关“礼”的影子,礼对古代社会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实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初中学段中也有很多学生的日常行为不够规范、不够文明。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内容,制定完善的制度、张贴有关礼仪的古代名言、开展礼仪教育,从规范学生文明礼貌用语开始,逐步扩展到生活各个方面,结合礼仪文化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四)运用自强文化形成坚强意志
中华民族精神中有“自强不息”的相关内容,从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韧劲的、生生不息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史中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文化,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自强文化,不论是《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越王勾践十年磨一剑、吞并吴国的历史故事,都可以借助它们对中学生进行自强文化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坚强意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学班级德育管理,教师应该在分析和理解德育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运用家国文化构建德育之本、运用孝道文化建立道德基础、运用礼仪文化规范日常行为、运用自强文化形成坚强意志,更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德育管理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甘晓霞.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5.
[2]王伟超.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思考[J].科学咨询,2018(10):43.
[3]李方岚.班主任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8.
作者简介:李琼,女(1984.12.31),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