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教学课堂也因此发生着转变。初中地理的学习,是一项新的挑战,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考验。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运用其中,是我们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地理;应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地理科目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并且并不算一个很受重视的学科。很多时候,学校只会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才会将重点放在地理科目上。面对班级,教授地理科目的老师队伍是非常不稳定的。有的时候一位地理老师可能同时教授几个班级,有的时候还会调动生物老师来进行地理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显示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还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坏影响。学生会自然的认同学校的做法,认为地理学科只需要在一定时间认真对待,其余时间都要留给其它重点科目。有些热爱地理学科的学生也会因此而受挫,逐渐丧失对地理科目的喜爱。很多时候,一个班级的地理老师可能突然有事,导致某一节课无法完成,学校就会安排一些其他老师进行代课。这样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发生。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承担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一位老师的缺席,可能导致几个班级都没有办法上课,这无疑就是师资力量的缺乏。而请其它科目的老师进行代课,无疑是对科目的不尊重。学生也会产生疑问,从而逐渐放低对科目的认真程度,开始浑水摸鱼式的学习。
(二)对地理的学习停留表面,认知度低
地理科目在初中时需要经历一次大考,很多学校会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主攻这些学科。因此,也就造成了科目学习停留表面的情况,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没有了解和吸收,就要快速的进行下一个任务,而且老师检验的方式似乎就是背诵和做题正确率。地理上的很多图表是需要学生自己吸收、消化的,老师在其中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找到学习地理的技巧和方式,而不是背诵决定一切。好的记忆是来自学生的探究和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知道了其中的道理,找到了其中的门路,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是一个有质量的学习。一味的追求背诵的效率,只会让学生成为会背书的机器,地理知识当中所蕴含的乐趣学生是永远都不会体会到的。学生学习没有乐趣,自然就会厌烦,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不仅是对这一门学科的影响,更是对她们思想成长上的消极影响。
二、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图文式教学
地理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图文的学习,而每一位同学拿到不同的图片,一定是不同的理解,对解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地理科目,很多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和探究,从中找出解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写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上,如果老师还是一味的推崇背书式的教学,那么很多同学在自主探究、分析、解题的能力上就会非常欠缺。现如今,多媒体几乎是课堂必备的一个辅助教学工具。老师也可以用其促进自己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地球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出地球上一些比较重要的纬线和经线,这些经纬线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判定我们身在地球的什么方位,可以知道为什么当我们国家进入白天的时候,美国却是一片黑暗。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经纬线的变化利用一个动画视频播放出来,最好是立体和平面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到它们的变化,从而在运用知识的时候,脑子里也会出现这些画面,有助于学生进行剖析和解题。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地理的学习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或许是枯燥的,但对于另一部分的学生来说又是非常有乐趣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很多同学善于背书,他把对地理学科的定位定在了背书上,始终认为地理学科的知识就是用来背的。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她们善于发现地理科目的解题方式,善于探究,喜欢并且热爱地理上的图文分析。这一类学生就算不喜欢背书,他们的地理也一定不会差多少。而作为这些学生的老师,怎样做才能更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呢?那就可以利用一下我们的多媒体技术。课堂上,不要把地理知识当作一种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将他看作一种科学,一种神秘领域去学习,给地理科目染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探究。比如在学习中国地势的时候,除了对中国的学习,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其它国家的地形地势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上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看法,多请几位学生上台表达,结合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从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走向热爱这种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并且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的氛围和学习效率,老师们应该多多利用多媒体技术,思考更多的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最大化的利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邵凤兰.探究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29.
[2]罗志亮.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