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6期   作者:龚妤婕
[导读]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是我国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美术教育过分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与素质修养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只有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新奇,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吸引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才能构建有效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小学美术;示范教学;有效性
1有效示范教学的作用
        示范教学是小学美术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谢小玲指出:“示范教学运用得好或恰当,是美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技法示范可以铲除创作的绊脚石,细节示范能够丰富画面层次,而局部示范能帮助学生攻克制作难点。周文祥指出:“示范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示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是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
2小学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
        小学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体现在:一是小学美术是一门“技术”学科。它有来自传统的经验和技巧,具有自身规律性的窍门和规则,有自成体系的学科基础与渊源。二是小学美术是提高审美情趣,引领人观感走向,提高人综合素质的“灵魂”学科。通过对美术学习和鉴赏,学生对美术作品创造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学生对美的认识加深了,审美情趣提高了,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提升[2]。小学美术教育让学生的美育层次也得到提高,使其能脱离低级趣味,对高雅艺术产生一定的情感。要把课程内容综合化、丰富化,发挥其良好的美育功能。三是小学美术教育是处在主流与边缘之间,是学校进行学习调节的“调谐”学科。小学美术没有主科那样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会被放在学校课程中的主要位置,它是一门向边缘靠拢但还没有完全边缘化的学科,大部分学校还要开这门课程,并保证一定的课时量。绝大多数学校安排这门课程的动机中,除了遵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往往还有如下原因———那就是学生如果一直上较费脑力的主科会产生很强的倦怠心理,影响学习效率和主动性。在主科中间穿插美术、音乐等学科,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神经,不但不会影响主科学习,还会减弱学生对主科的厌倦,重新凝聚精力,保证主科的学习效果。可见,小学美术教育在协调主科学习中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调谐”特点。
3构建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
        3.1注重学生的多感官体验
        以往的示范是教师在讲台上示范讲解、学生在下面观摩,教师通过集体示范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这样的过程花费时间长、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很难集中精力观摩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油画、国画等技法课上,难以发挥美术示范教学的有效性[3]。新课改后,我国小学美术通常以多元化的媒材、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资源,如视频、图片、实物等启发学生的心智,将学生的兴趣带到课堂创作中。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看、摸、闻、听、捏、撕等环节,调动全部感官感受本节课的主题和媒材,以课堂活动代替示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获得的多感官体验代替教师示范过程中长时间枯燥乏味的讲解。
        3.2预先了解学生的创作倾向,在示范中营造有利于创作的环境
        每个人对艺术都有独特的感受。在美术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小纸条让学生写下对本节课内容方面的期待、对于创作媒材的选择。随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看法和倾向,调整示范内容与方法,让美术课堂的示范环节更符合学生的想法。

美术创作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媒材、氛围、设施等多种因素,只有让这些因素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美术创作环境,认真参与示范环节。另外,每位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会相互影响。教师在集体中示范,学生在集体中创作,学习、借鉴教师或其他学生的操作方法,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形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集体氛围能够让学生更有学习和创作的动力[4]。
        3.3提供创作素材包,让示范与创作同步进行
        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素材,给每位学生或每组学生发放一个素材包。每个素材包里有本节课相应的美术工具、不同形式的材料和一份操作步骤图,如果操作过程复杂,还可以提供部分底稿或半成品。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会学生相关的美术技法,教师示范与学生学习可以同步进行。教师只对作品的局部予以示范,接下来需要让学生自行探索素材包的奥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美术思维完成作品,实现个性化的创作。
        3.4现场示范与多媒体示范相结合
        在美术课堂中,现场示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作品完成的步骤,更快地掌握方法与技能。多媒体示范以名家示范、局部示范为主,再将教师示范过程以微课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来,学生随时可以暂停、慢放,便于课后巩固课程重、难点,加深理解。另外,在学生个人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现场给予个别指导,针对个人或小组创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启发性示范,总结典型问题并予以说明。这样的示范比学生一味模仿更具实效性[5]。
        3.5示范主体多样化
        以往的示范主体一般是美术教师,但只有教师示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某些主题的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邀请美术相关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或传承人进入课堂示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多样化的技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创作热情。同时,美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天赋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相应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让优秀学生上台示范,使其他学生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技法和风格,学会欣赏不同主体创作的同类型的美术作品。
        3.6评价和修改性
        示范学生的创作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和修改性示范。以往的评价仅限于教师的口头点评,这样的评价不够直观,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如构图、比例、结构、色彩等予以分类,通过展示一些有缺憾的学生作品,采取修改性的示范。仅需几笔,作品画面便可能出现转机,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技法的奥秘,学会在创作过程中正确运用美术技法[6]。
结语
        美术课程是人对美的需求的整体体现,是人内在的生命需求,是对生命美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有效示范教学的作用以及小学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构建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文英.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4-125.
[2]吴必凯.生活化视域下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35-36.
[3]王雁雪.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58-59.
[4]杨萍.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09.
[5]魏芳.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36):56.
[6]洪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