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描课程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也很重要。结构素描是素描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都会将它忽略,没有将它重视起来,由此导致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低,从而影响学生的素描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结构素描的教学在中职院校中逐渐受到重视,教师也开始着重讲授结构素描。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素描水平,本文对结构素描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描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结构素描;美术教学
引言:中职院校开始开设美术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踏入了学习美术的大门。在美术的基础教学中,结构素描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如今的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素描教学还是以明暗色调这一教学方式为主,通常会忽视物体造型的内部结构和整体间的关系的教学。因此,研究结构素描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的意义就尤为重要,这样能够提高教师对结构素描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描水平。
一、结构素描
(一)含义
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主要表现手段是简洁明了的线条。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二)特点
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主要强调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素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其目的是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不仅仅注重于直观表面的形式,更注重将观察与测量推理相结合。结构素描更加理性、更加直观。
二、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结构素描的内容
在美术的基础教学中,结构素描属于较基础性的内容。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造型水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能力。
(一)几何形体教学
结构素描的教学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不能急于求成。在刚开始学习结构素描时,应该将最简单的单件物体作为最开始的训练目标,要学习达·芬奇的艺术精神,坚持不懈地从各个角度画鸡蛋,将鸡蛋画地十分传神。教师在进行几何形体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画物体的内在特点,当学生领悟到一定程度后,在开始对单件物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练习,在能够熟练绘画后,再开始进行组合物体的素描训练。在结构素描的几何形体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体在空间内的透视平行关系的理解,即使物体在被遮挡住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完整地将物体画出来。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探索物体结构的内在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运用透视原理来完成物体被遮挡部分的创作。
(二)人造物体素描
结构素描的教学内容还包括人造物体素描。在这一教学内容的练习中,学生主要的绘画对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衣物、工艺品、雕塑等物品。在进行此项练习时,学生要时刻把握整体性原则,要从总体的层面表现出物体的整体形态特征,学生要能够简化细微的细节部分,将较模糊和极端的部分简单化。同时,学生在进行人造物体的素描训练时,要将生活气息和质感融入到物体线条的结构和表现风格中去。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日常物品的形态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通过其他的绘画手法增强作品的整体立体感。
(三)自然物象素描
自然物象素描也是结构素描教学的一部分。自然物象的外形通常是不规则的,它不是几何形态和人造物体形态那样静止的、可操控的,比如树上随风摆动的树叶、行驶的车辆等动态物体,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性。因此在进行自然物象素描训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从而提高学生对自然物象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纹理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物体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物体存在堆叠现象时,学生要使用远近原则、大小原则和动静对原则来进行创作,比如在画一条延伸的公路和路边的树时,对于远处的树要画的比近处的树小,这样才能体现出路是由远及近的,能够使作品更加立体、真实,从而提高学生对结构素描的感受,能将自己的感觉更好地抒发在画中。
三、结构素描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结构素描是基础素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接触美术的学生来说,结构素描更为重要。即使有些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也仅仅存在于写实的初级阶段。结构素描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绘画物体的结构及重点部位更加明确,从而提高处理线条的手法,描绘出正确的、生动的物体。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刚接触美术的学生来说,他们都会用直观的眼光去观察物体,可能只会观察到物体表面的颜色、形状等外表特征,会忽视物体之间的外部联系或内在的比例关系,这样会导致学生将复杂的物体简单化。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物体的结构,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加强素描的真实性,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立体观察能力
现实世界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立体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人造物体素描时,要将人造物体的立体感通过画笔表现出来。为了使学生能对客观物体进行细致、紧密的分析,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注重物体立体结构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立体感,为学生以后对物体结构的分析及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对物体的透视能力
“透视性”观察是学生在绘画有遮挡物体时的一个有效方式,它能够使学生穿透物体联想到物体内部的结构,从而提高作品的真实性。培养学生对物体的透视能力,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在普通观察中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能有清晰的逻辑来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能用理性、标准的思维来对物体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初步观察后就能将物体内部的形态结构牢牢把握。
(四)培养学生的结构造型能力
结构素描教学和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物体结构的理解。让学生在观察物体外表形态的同时,注重对物体的结构造型的描述。再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描绘能力、感受能力及创造能力,使学生在素描作品中能够更好地将物体间的形体结构、关系构造等方面表达出来。
(五)有利于学生认识物体结构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都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的。因此,在结构素描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创造和探索能力,也就是对物体的“拆分”和“组装”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灯泡的绘画手法时,可以将它拆分成两个部分,然后再根据一定的比例将这两个部分组装起来,组成一个灯泡。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物体的内部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分析物体的结构规律,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
(六)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素描的造型方法
在结构素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物体的机构造型的教学,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造型能力。例如在进行石膏写生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对物体外形有了初步描绘之后,引导学生用透视性的方法将物体进行分割,将物体分成一个个小部分后,在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将这些小部分组合在一起,并细心地描绘物体的纵深关系,最后再对物体的外形进行勾画,提高学生运用造型方法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构素描的教学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结构素描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结构素描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确实提高学生的素描技术。
参考文献
[1]骆公瑞.结构素描在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李云姣.湖南省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素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郭姗.广西贵港乡村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实践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