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校中,儿童文学专业主要的学习群体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让幼儿的语文素质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来浅析如何在对应的专业内建立起分层教学模式,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儿童文学;分层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在现阶段中国教育中,大部分学校的儿童文学教育内容主要依据教材为方向,但是很多地区的教材选择,不是专业权威的版本,很多教材当中不存在有关儿童文学教育的教学案例,也有一般分教材的层次过低,很多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也是职校或者是成人教育专业使用的儿童文学教育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更是“百花争鸣”,由于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少统一的规划,其教学目的现阶段也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目的性,教学中教师很难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去划定一个贯彻始终的教学目标,导致儿童文学教学比较松散、零碎,这让学生群体的儿童文学能力和素养提升,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种教学现状,儿童文学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来作为教学设计依据,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整合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专业做出“因地制宜”的改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模式
(一)理论授课模式
学习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趋向于教师、编辑、作家等等,有的还会考研继续深造,其专业水平过硬,学习的东西也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更加趋向于文学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因此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儿童文学教育模式应当在凌驾于基础知识之上,应该去探索一些文学史,以及文学作品传达的人文思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扩充教学内容,激发儿童学习文学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深度。
儿童文学是文学教育的一个分支,与其他文学教育一样,有着“分析文章”和“解释道理”的责任,理论教学的重点,应当侧重于文学教育中的概念讲解,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让学生加强对文学的认知,通过理论上的分析,能够为学生构建文学体系、文学意识,丰富学生文学储备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教师的教学应当由点及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提升难度,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对儿童文学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化的认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建立理论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得到规律化的方法和泛性的思想,虽然儿童文学教育当中的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但是学科的知识框架以及内容的选取还是会遵从“教学纲要”,教学内容的范式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当不再立足于教学内容,而是立足于知识框架和教本内容的范式,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让儿童文学教学更加的结构化系统化。通过对“纲要”的分析,去探索可能出现的“目”,让幼儿去进行欣赏,将“纲要”和“条目”的概念传达到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看破其中的规律,能够提升儿童阅读水平和文学修养,对教学有着积极地推动意义。
(二)发挥文史的作用
文史作为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线索,以文史为轴,去整合一个时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以时间为参照物去记忆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对文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同时期的作品比较、作家比较,能够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中,加深感受和认知,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宏观性,对学生学习视野的开拓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纵然儿童文学史的历史并不悠久,儿童文学作品的资源也不像其他题材一样有众多的参照,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品,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这些作品也因此自身的文学魅力得以渊源流传,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故事情节主导的文学作品,更符合儿童的审美,其中蕴含的内涵思想和人文价值,也有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将这类题材放在一起比对,除了国外的,国内同一期的相同题材,也可以作为有效的教学参照纳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其特色和思想,深挖作品的主题,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度的剖析,让学生在不同的风格当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以文学史为经线,以作品为纬线,在泾渭分明的知识框架中帮助学生构建文学知识体系,以不同的作品资源剖析其中的内涵,发挥儿童文学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正是“拿手好戏”,能够在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特长,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等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模式
初等教育专业学科下的学生群体,是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重要储备资源,儿童文学教育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教育事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和推进,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事业也明确要求了各个年级中对于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儿童文学教学事业已经成为了当下小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主要内容,加之课外读本和教辅资料的出现,儿童文学教育在现阶段的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对于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儿童文学教育在其学习中有具体的课程开设,学生需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儿童文学教育的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需求的儿童文学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做起,一个是主题的选择,主题化教学就是以主题为分类标准,也就是作品的主题入手,把内容相近的文章进行整合归类,构建成一个“文库”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结构化的文库当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学内容弄的主题化能够让教学的目的更加突出,针对性也更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生态,让课堂资源更加统一,“集中一点,多面展示”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一举而三役济”的教学效果。
二是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进行教学模式的开拓,儿童的文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教师需要对课堂地位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一人主导课堂的局面,在儿童教学当中给予学生表达和发挥自主意识的机会,让学生多去发表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吸纳学生的教学反馈来发现学生学习当中的劣势和不足,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出调整和改进,进而优化儿童文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的开展教学,摒弃传统的应试思想,让当前的儿童文学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模式
儿童文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儿童文学因素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入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师资源,因此学生的学习应当立足实践中。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灵活变通方法,教会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如何去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幼儿教育期间,幼儿的思想和行动大部分依靠自身的感知、行动具象化思维,如果依靠教师的理论讲授,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并且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应用直观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学生兴趣,避免繁琐的教学环节,因此,情景化教学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情景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有教学目的性的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让学生逐渐爱上文学教学。而且文学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给予了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活跃的课堂氛围也更加符合学前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党总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给予学生丰富的课堂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教育的分层教师可以依据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教学方向上的划分,在教学当中对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来在实践过程中更为有效的开展儿童文学教育,强化儿童文学教育效果,发挥儿童文学教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升当前儿童文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韦宏.浅谈儿童文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71-173.
[2]邓琴.浅谈儿童文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2):82-86.
个人简介:牟伟锋,1991年8月,男,汉,甘肃西和县人,大专,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