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演唱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正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们的青睐,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加入到学习声乐演唱的行列中来。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展阶段,求知欲很强,对音乐的兴趣也十分浓厚,尤其是他们普遍都喜欢唱歌。在传媒资讯日益丰富的今天,少年儿童通过学习除了音乐课教学内容之外更多更广的歌曲曲目和科学的歌唱方法,不但可以丰富活跃自己的课余生活,增长和提高音乐修养及文化素质外,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将来有可能成为专业的声乐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发声训练,声音教学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发声器官比较娇嫩,不良的歌唱发声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歌唱训练和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注意保护儿童的嗓音,以避免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伤害。在童声嗓音的训练中,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儿童,要选择不同音域、节奏、歌词的练声曲和歌曲,并选择合适的调高。并且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日常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启发诱导、形象直观地训练,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一、 不同阶段儿童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儿童在成长发育时期,歌唱器官均未发育成熟,声带很稚嫩,气息浅、喉腔比较狭小,共鸣腔体以及四对窦的体积都远远不及成人。同时儿童唱歌器官的生理特征,决定了童声的嗓音特点:音质纯净、明澈、清脆,音色甜美、透亮、圆润,音量单薄、微弱、细小,而且头声很多,胸声较少,音域窄等。同样是童声,在不同时期其音色、音量、音质等几方面仍存在区别。现将童声大致分为初期童声、中期童声、晚期童声和声带变声期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声训练方法。
二、初期童声
初期童声一般为2——5岁的儿童。
这个时期的孩子喉部器官发展得最快,他们的喉头及声带仅有成年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胸腔小,呼吸浅,声音单薄,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极其不稳。音域狭窄,只有六至八度,大多数都是用头声。他们的口腔开度不大,舌头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也较缓慢,只能演唱句子比较短小,歌曲音域相对很窄的儿童歌曲。
对于初期童声的孩子,不宜做过量的训练,因为该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声带娇嫩,不注意的话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硬性伤害。此时的家长及老师应该多给孩子播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儿歌,着重于培养孩子的乐感,为以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兴趣基础。初学时必须要求学生放松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好动作后,再用鼻子慢慢吸气,气息均匀缓慢的呼出。想要让2——5岁的孩子做到这点很难,因为他们的气息较浅,压力小,这时教师应耐心引导,细心讲解,多做示范。给孩子选歌曲一定要选择富有情趣,能够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歌曲,让孩子在欢快的情绪中精神集中起来并能积极的调动起生理发声机能。孩子们通常会在模仿的过程中自然的并且大方地演唱歌曲。有些孩子也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提醒并正确的引导孩子怎样做才是好听的、对的声音。
三、中期童声
中期童声一般为6——10岁的儿童。
这时孩子们的声带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这是儿童声带发育相对稳定的时期。他们的发声位置由头声渐渐过度为胸腔的发声,气息能力增强,演唱歌曲时可以发出较大的音量,声音清脆明亮,音域也增加到了十度左右。这个阶段是童声最佳歌唱时期,孩子已经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并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这个阶段矫正孩子的呼吸方法尤为重要,需要做一些慢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慢呼的呼吸练习。
练习1.闻花练习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闻到花香时往往会闭上眼睛做深吸气状,以此感受话的芳香。歌唱的呼吸就类似闻花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最容易形成自然、良好的呼吸状态。即:身体放松,横膈膜扩张、两肋张开、气沉丹田。
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肩和胸部的平稳,不能提肩、提胸。
练习2.发si练习
以闻花的状态将大量的气息吸入丹田后,轻轻地发出“si”音,使气流从牙齿缝中轻柔、均匀的自然呼出。呼气时做到气流缓慢、平稳,有控制。呼到最后一点气时,以叹气的状态,自然地将气息沉入丹田。然后还可以在吐“si”的气息练习基础上做一些跳音练习,加强横膈膜的弹跳能力。
练习3.“狗喘气”练习
模仿“狗喘气”的呼吸状态,类似气喘吁吁时的快速呼吸。练习时可将双手叉在腹部两侧,保持胸部平稳,以达到训练横膈膜快速缩张的目的。该练习容易造成微微的脑部缺氧导致头昏,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头昏,可稍作休息,然后再接着练习。这时应为孩子选择一些节奏比较欢快的作品来进行练习,在唱歌的同时,横膈膜会自然张开,也体现了对歌唱呼吸的要求。
练习4.惊讶练习
惊讶的状态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发声状态,人在惊讶的时候“空腔”和“咽腔”一般都是自然打开的。因此,不时地做几遍“惊讶”体验,可以让儿童找到“咽腔”和“口腔”自然打开的状态。
练习5.“猛吹气”练习
“猛吹气”练习可以训练横膈膜的快速扩张。想象一个画面:离你两步远的地方放着一根蜡烛,需要一口气把它吹灭。这时,如果丹田气不足,气息吹出的力量就不够大,不足以吹灭蜡烛。所以,一定要把气息储存进丹田,然后集中气息快速吹出一口气,这样才能够有力的将蜡烛吹灭。
四、晚期童声
晚期童声一般为11岁左右的儿童。
这是童声歌唱较为成熟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先后出现了变化,声音变得相对结实有力,通过训练,有一定的气息控制能力,音域也可以向高、低两头适当扩展。这时他们乐感较好,旋律记得很快,但大多数都是张口就来,有的甚至大喊大叫。
这个时期,依然要用到上个阶段的体验式气息训练方法,如小狗喘气、吹蜡烛、闻花香和大声笑的状态,模仿受到惊吓或抽泣时的吸气,爬楼梯或跑步后气喘吁吁的样子,表演的同时发出声音歌唱,让孩子自己去慢慢感受声音和呼吸肌肉群的力量的配合,并说出身体的感受及气息流动的通道和呼吸肌肉群的感觉。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气息的感受,既加强了孩子们学习声乐的兴趣,又达到了掌握声乐发声技巧的目的。
五、声带变声期
声带变声期一般为12-13岁左右的儿童。
这个时期是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特别是男性儿童的声带有较大幅度的增大、变厚、充血和水肿等现象。声音会变得粗闷、沙哑,音域变窄,音量变弱,发声唱歌时比较困难,严重的儿童甚至会失声。所以这个时期要特别保护儿童的声带,适度地进行歌唱训练。
这时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鼓励,以免挫伤孩子们歌唱的积极性。需要注意歌唱作品的音域,避免选择音太高的作品,以免出现嗓音病变的意外。注意发声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主要组织儿童参加其他的音乐活动,使他们在此期间仍能受到音乐的熏陶,保持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
六、结论
总之,在童声嗓音的训练中,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日常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启发诱导、形象直观地训练,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嗓子是我们最娇嫩的乐器,对每个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不可等闲视之,而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的嗓音更需要加倍呵护。因此,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要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发声训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