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6期   作者: 金丽明
[导读]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加剧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也日益加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破坏。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不断转变,对于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受到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环保意识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生态意识的教学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应对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学生生态意识水平的改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态意识;教学研究
         引言: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类不管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意识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积极的推广生态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1]。但是对于生态意识教育来说,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开展更为积极的生态意识教育,实现生态意识水平的改善。所以说,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积极的推动生态意识教育,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生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生态常识的了解
         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来看,学生对于课本中曾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名词并不是十分了解,这就使得其自身缺乏对生态常识的认知。而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各个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以及酸雨等,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常识知之甚少。比如说对于酸雨来说,许多学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对于酸雨的成因与危害,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初中生群体中,生态知识的掌握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无法实现自身生态意识的提升。
         (二)生态行为主动性不强
         在学生生态意识中,生态行为是其中最直接的体现,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改善,必须要从点滴的生态行为处罚,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但是从现阶段的学生群体来看,依旧存在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水资源浪费、破坏花草等,这就使得学生缺乏行为上的主动性,更多的是在被强迫的时候,才会参与到环保行为中[2]。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态意识,使自身的实践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无法开展更为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生态信息获取途径单一
         在初中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从现阶段的生态信息获取来说,整体途径比较单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生态信息所囊括的范围较大,所有关于生态方面的图片、报道以及视频等,都可以称为生态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良好的生态意识。但是从目前大多数的学生群体来看,其自身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开电视或者新闻报道,这就使得其很难有足够的机会来接触生态信息,使得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生态意识的构建。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措施
         在当前中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对生态意识的重视程度,通过选取合理的教材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提升。
         (一)合理选择教材内容
         在初中生的生态意识教育中,生物课程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库,但是在教材中,并没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态意识进行直接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在不同章节当中选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为生态意识教育提供更为优质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3]。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许多章节的内容都与生态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合理的选择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环境在生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
         (二)丰富教学方式
         在当前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更为自然的生态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材内容,营造一种富有人文情感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在这种意境中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一些生物知识,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在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实现两者之间的思维碰撞,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强化实践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能够推动生态意识的培养。教师通过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探索当中,将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对生态意识的理解,在本质上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提升。在就需要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对生物实践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生态主体活动,让学生对各种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加深对生态问题的理解。与此同时,应该将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生物教学环节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生态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到环生态公益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
         结语:在当前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工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增强,需要合理的选择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好的提升中学生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武玉冰.浅谈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9(14):142-143.
         [2] 高瑞晗.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0205-0205.
         [3] 刘占奎.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25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