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6期   作者:蔡兰
[导读] 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摘要】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有很多初中生缺乏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对此,笔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探索责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  责任意识  培养
        
         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素质之一。通常来说,一个学生会在承担责任、自我磨砺、感受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将责任由他律转向自律,形成责任意识。学校开展责任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品格,使其主观思想与实践行动相统一,符合社会的发展。
         初中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核心素养教育特别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强调责任意识的培养。学校教育强调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育人先育德就是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学生为先,把“培养什么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而“培养什么人”落到实处就是“如何培养人”。教育总的来说就是教人会做事和做人,而只有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才能做好事、做好人,有责任才会有理想,有担当才会有抱负,有了理想和抱负才会有所为,有了责任意识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才会有“与祖国和民族同舟共济”的意识。[1]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班会课,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2]因此,我们可以设计系列班会课,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同一主题教育,让学生一起了解和探讨责任,能很好地完成教育内容和目的,更深刻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每学期,我都要以“成长·责任”为主题,召开系列主题班会,并要求学生多搜集生活中有关责任意识的正能量材料。一个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的事例,在生死时刻他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司机的责任和使命,而自己却伤重不治。这些生活中模范人物正能量的故事,使教育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榜样人物的优秀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形成责任心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责任意识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担当的意义所在。
         在“成长·责任”系列主题班会中,我设计了另外一个版块:收集关于责任意识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了很多的有关责任意识的名人名言。如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列宁说:“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等等。用名人名言感染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道德情感的陶冶和思想认识的升华。


         在系列主题班会上,开展反思教育和自我批评,让学生明确责任意识尤为重要。班会课中,我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或现象,如上体育课不关灯、洗完手不关水龙头、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等,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履行了责任并开展自我批评。正如林肯所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最佳阵地。以正能量的材料、名人名句升华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日常具体行为开展反思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小事虽小,但小事非小,履行责任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二、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责任追求
         对初中生进行责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要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体验和升华。如以重大节日为切入明确导向,通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很多学校就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或是开展义务劳动等。这些活动都比较单一,达不到践学雷锋活动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预期教育效果。但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则其效果就显然很不一样。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内先开展讨论,让学生真正对学雷锋有了自己的思考。进而组织学生开展听革命先辈讲雷锋的故事、我们“身边的雷锋”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雷锋真正成为系列实践活动的主题,就能很好地达到提升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追求的目的。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初中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路径。在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责任品质
         感恩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现代公民之所以责任意识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感恩之心。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都会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谈一谈自己为班级、为同学所做的事,明确自己在班集体中的责任。如队列广播操和运动会比赛前的刻苦训练、校园志愿劳动中的积极参与、学习中开展的“一帮一”活动、上放学主动接送腿伤行动不便同学等等,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品质。又如,以“老师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主题开展学生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心理;带领学生开展植树活动、保护环境活动,表示对大自然的感恩;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感恩的责任品质,使学生乐于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初中阶段开展感恩责任教育成为班主任所面临的一项任务。
         “担责任,始成长;尽责任,方进步。”核心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责任担当的培养。因此,加强初中生的责任教育是核心素养目标下每个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应该把责任教育持续地进行下去,将“责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承担责任、自我磨砺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利华.班主任与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浅析[J].亚太教育.2015(27):51+44.
[2]余小玲.做一个“敢于承担,勇于担当”的中学生——利用系列班会进行责任意识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