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会发光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6期   作者:刘雨亭
[导读] 随着电子通讯设备的发展,人们身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

         【案例背景】
         随着电子通讯设备的发展,人们身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在火急火燎赶去上班的路上,我们都会看到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人手一只手机,无论何时,只要有空闲功夫,我们都在低着头看手机。对于自制力尚可的成年人来说,尚且抵挡不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了。学生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都与手机有关,接下来的这件事便是以众多学生沉迷手机为背景而发生的......
         “嘀嘀嘀...”星期三的上午,难得没有课的空闲时间,QQ从早上开始就响个不停,我寻声打开手机,一张张班级小群内部聊天截图随之浮现,这是一位家长在发现孩子偷用自己手机打游戏、深夜聊天后“大义灭亲”的举措,想要寻求老师的介入,及时制止他的孩子。聊天内容有周末学生在背后谈论老师的闲言碎语,也有星期一至星期五凌晨时间段的一张张作业答案截图...
         我看了之后,震惊异常,群内成员涉及范围很广,上至班委,下至班级里的“小透明”,全方位覆盖。即使我在班级里明令禁止周一至周五的时间碰手机,可私下里还是出现了这么多令人震惊的小动作!
         我深知,处理这件事,刻不容缓!
【案例过程】
片段一:擒“贼”先擒“王”
         我火速找来群主(小杰,化名),他在班级里担任了很重要的职位,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我仔细盘问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了他最初建群的目只是为了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我肯定了他的初衷,但也同时否定了他身为班级的领头人不能起到正面作用的行为,反而忘记了建立班级群的初心,导致班级里歪风盛行。他的觉悟很高,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坦言愿意帮助老师尽快平息这场风波。在对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之后,我让他将群内剩下的11人全部指认了出来,并与他达成协议,对这件事进行保密,不要走漏任何风声。
    对着群内名单,我仔细制订了逐个击破的方案,首先就从那位“小透明”(小燕,化名)开始。
片段二:逐个击破
    即使是昏暗的光线,我也能感受到小燕内心的紧张。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冬日里的风吹得令人瑟瑟发抖,小燕站在我面前,两只眼睛左右不停的转悠,头也不敢抬,两手紧抓侧面的裤腿,面对一向严厉的班主任,她似乎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唤她到身边是为了何事。我仔细打量了她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在班级里毫不起眼的,德智体美劳没有一项突出的小女孩,竟然是在班级群里背后谈论老师次数最多,索要、上传作业答案次数最多的。我倒真是平时忽略了她。
“别紧张,我就是来问问你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我轻声细语的说道。
“哦,好。”她紧张的手终于放松了一点,可仍是不敢抬头。
“你每天晚上的作业都要写到几点?”作为班主任,经常询问学生的作业量,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是惯例。
她见我没有询问其他的问题,便抬起头来回答:“一般都是10点左右。”随即又飞速低下头去。
“你觉得学校的作业多吗?”我又轻声试探她。
她摇摇头,“不多。”这次,她的双手终于离开了裤腿,似乎放下了戒备心。
“那你每天晚上会碰手机吗?”对她来说,这是个直击心灵的问题,如果不诚实以对,我发现后还会继续找她谈话,并且又多了一条欺骗老师的“罪名”,如果据实相告,便违背了班主任在班级里反复强调的班规:星期一至星期五绝对不可以接触手机。她猛地一抬头,轻声倒吸了一口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诚实,是我最欣赏的品质。”我试图诱导她自己和盘托出,但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我已准备直接拿出证据与她对质。
“有...”她犹豫了一会儿,挤出了一个字。说完,头立马又低了下去,眉头紧锁,手又再次捏紧了裤腿,我知道她在等着我的训斥。

我很震惊,我盘问过那么多学生,几乎都是不假思索否定的答案,只有少数几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有跟老师承认错误的底气,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她也会勇敢承认,这个答案和我预期的背道而驰,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肯定,竟给了她承认错误的勇气。
“那你平时用手机是做什么呢?每天要多长时间?”我顺势而为,继续深挖。“有的时候作业不会做,会询问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也有的时候闲聊...”我见她说的都是实话,便把聊天记录拿了出来,摆在了她的面前,她对于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对于这件事,鉴于她的态度良好,也很诚实,所以我没有很严厉的批评她,只是对她进行了思想开导,从做这件事的动机到最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我带领她分析事情的严重性,慢慢的,她从原来的紧张与害怕变得坦然,我与她达成了一致:今晚回去之后好好反思,写一篇检讨,后续观察她的行动,如果确实改好,我不会将此事告诉她的父母。她听到我的承诺,仿佛难以置信,我从她的眼里感受到了她对班主任“严厉”印象的改观,她很用力的点点头。第二天刚进班门,她便将检讨呈递给我,虽然简短,但反思深刻:“1、不该在上学期间违反班规玩手机;2、不该在老师背后议论纷纷,老师的严厉是为了自己好;3、不该在群里索要、上传答案。”并保证上述行为不会再犯,署名和日期一应俱全。我选择相信了她,并一直为她保守这个秘密。
继她之后,我又分批和涉事学生进行交流,彻底结束了这场“群聊风波”。
片段三:焕然一新
自从上次“群聊风波”之后,我密切关注小燕。令我欣慰的是,我再也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她的负面消息了,相反,经常有班委在我面前表扬她“老师,小燕不会的问题她都会找不同的同学问好几遍。”、“老师,我觉得小燕是我们班最开朗的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她会立刻调整过来,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上课时,我也观察到了她特地做的小便签贴在了书的封面,上面记录了每节课自己整理的重点。就这样过了期中、期末考试,她从原来的“小透明”变成了班级里进步最大的学生。
         【案例反思】
         1、确切落实关注每位学生
         小燕原来是班级里的中等生,教师对于班级里的“头”和“尾”都很关心,唯独遗漏了那些处在中间,没有突出事迹,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受到的关注极少,不免心理产生落差,但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体,占主要部分。因为与老师交流极少,不亲近、惧怕迫使他们在老师面前维持“乖孩子”的形象,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个孩子也都有可能是黑马。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中尽量做到教育平衡,要有意识的多找机会与这些学生进行接触与沟通,他们的成绩、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习惯等都可以成为班主任的切入点。
2、真正实现师生平等相待
在这场风波中,我的教育方式或许也成为了改变小燕的重要原因。
在学生的眼里,一旦老师发现自己犯了错,批评、告诉家长、公开惩罚等措施便会接踵而至。这也是为什么小燕一开始非常紧张的原因。但孩童之所以被称为孩童,就是因为他们会经历不断的犯错、纠错、再犯错、再纠错以至于让自己少犯错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如果一旦犯错就会受到负面的教育,长此以往,虽然也会达到少犯错的预期,但是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失去了作为孩童的天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违背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初衷。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主动承认错误的机会,从内心认同,而不是屈服于老师的权威之下。我们可以采用较为缓和的解决方法,也可以“约法三章”,基于平等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3、即使给予后续反馈评价
教育具有连贯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小燕在那次
事件之后,但凡我关注到了她的变化都会及时给予评价。当我看到了她书上的便签,我会悄悄地在她面前竖起大拇指;当我听到同学为她的执着的钻研精神赞叹时,我会在全班面前表扬她。当然,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有的时候课间说话声音较大,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会及时制止,而面对我这个班主任,她似乎比以前更愿意听从我的劝告了。无论正面的或负面的,我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让她知道我在关注她,及时强化她的认知。通过后续的事件,小燕从内心感受到了班主任对她的关心,她是备受重视的,再也不是班级里的“小透明”,因此,她的改变是必然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