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张忠霞许红梅孙海英赵玉荣刘玲彭玲波
[导读]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技术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技术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的治疗,实验组在采纳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同时,新增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吞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技术,针对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不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有效率,还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认可及满意度。非常适合推广到临床治疗之中。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技术;常规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及治疗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以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脑卒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并且,该类症状往往在导致患者诱发吞咽障碍等症状,在长期的病症影响下,给患者的身体及生活带来极大的负担。轻则致使患者营养摄入不足,情绪不稳定,重则可诱发吸入性肺炎,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区别于以往的常规治疗工作,康复治疗技术越发适应、满足医护人员及患者在脑血管类疾病治疗上的预期[1]。尤其是针对神经内科中难以恢复、需要长期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有着极为显著的临床运用效果。所以,如何有效的加强康复治疗技术对神经内科中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全文就100例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采用康复治疗技术与常规治疗方式的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神经内科收治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中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均分成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经检测均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症。实验组:包含年龄在38-8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1.10±4.20)岁且病程在15天-6个月范围内平均病程为(1.62±0.83)个月的32名男性患者以及18名女性患者,对照组:包含年龄在36-7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9.50±4.60)岁且病程在13天-6个月范围内平均病程为(1.58±0.79)个月的34名男性患者以及16名女性患者。
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审核批准下进行。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康复治疗技术以及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实时监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记录并提交各项数据分析报告。在治疗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情况,对于药物过敏或吸收能力欠佳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若病情出现恶化,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生活起居的协助和指导。积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教育,保证患者在良性的治疗方式中,逐渐恢复健康。同时,严格按照主治医师的饮食禁忌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两组具体的治疗方式区别如下: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
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指导患者合适的进食体位,一般选择卧位30-60°,在食物的选择上,一般选取不需用力咀嚼,较易吞咽的食物。并且,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45分钟以内,在患者完成进食后,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存在残渣或异物,确保其口腔及食道通畅。除此以外,每日定时定量给患者服用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及血塞通等药物。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附加康复治疗技术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症,有针对性的进行积极治疗,最优质最高效的减少和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
1.2.2实验组:发音训练
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直接指导患者的发音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般从音节开始,逐渐演变成句子、段落、诗歌等。
1.2.3实验组:舌部肌肉训练
指导患者将舌头伸直,左右交替运动,然后再舌尖末端对着嘴唇上下运动。该种康复训练每次需维持五秒钟,每日需进行十分钟,保证每日三次的训练频率。
1.2.4实验组:抬高喉部训练
指导患者将自己的手指压在甲状软骨上方处,然后不断的重复进食时的吞咽动作,往复20次,确保每日两次的训练频率。
1.2.5实验组:颊部肌肉训练
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鼓起腮帮、打开和关闭嘴唇的动作五分钟,确保每日两次的训练频率。
1.3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动态吞咽检查和卒中量表检查(45分),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吞咽障碍情况进行评分。其中检查的每一项评分为0-3分,如果最终打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恢复越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展开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到单位计数资料是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有效率情况,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有效率情况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干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不仅依赖于当下的医疗水平,而且还取决于治疗阶段是否采用有效的康复措施[2]。通过以上一系列数据分析,在医疗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相比于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技术,治疗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极大提升。所以,综上所述:在针对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症时,应积极采用康复治疗技术,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系统医学,2018,3(22):10-12.
[2]岑红燕,冯梦卉.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3):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