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该方法选择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随机将我院88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分为对照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肠溶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采用20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试验,如治疗前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糖、血浆蚀刻方法和粘度等,观察结果。所得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压、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在老年群体中高发的脑血管疾病,针对这一疾病,若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及死亡情况。具体治疗疾病上,目前多予以抗凝、降颅压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然而实践表明常规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理念的推广,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舒血宁注射液这一重要制剂的使用,经实践显示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显著,现将治疗过程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48~76岁,平均(66.4±2.6)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71±4.21)分;发病至住院时间0.5~9.0h,平均(4.57±1.62)h。研究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50~79岁,平均(66.8±2.5)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32±4.35)分;发病至住院时间0.6~9.0h,平均(4.62±1.79)h。两组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病至住院时间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两组患者都应用阿司匹林、神经营养剂、降压药物和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如果有脑水肿情况则要先给予其脱水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25毫升,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每天1次,7d连续1次,共接受2次治疗。(3)研究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25毫升,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每天1次,7d连续1次,共接受2次治疗。以20d为疗程,共进行了两次治疗过程。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对比(2)空腹血糖、血压及心率对比(3)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51,P<0.05,见表1)。
.png)
2.2空腹血糖、血压及心率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2)。
.png)
2.3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png)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见表4)。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常见且病因复杂的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因体内血流动力学、血液成分改变所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若不及时的治疗,会使病情持续进展,减缓血流速度,使血液中的凝血成分含量增加,最终使组织结构和器官的供血发生不足,血栓形成和发生概率增加。
相关研究提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一般具有高粘度、高浓度、高凝固性三个突出特点,导致血液处于高凝固状态。同时,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导致外周血阻力增加,最终导致组织结构和器官供血不足,血栓形成和发生的概率增加。在临床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血栓进行溶解,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神经细胞。目前,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有两种方法,一是溶解血栓,二是防止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一系列生化和病理反应,从而避免神经元死亡,也称为神经元的保护性治疗。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是予以降压、抗凝及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但实际治疗情况显示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佳。为提高治疗效果,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近年来推广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该注射液属于一种中药制剂,提取银杏中白果内脂、黄酮类、银杏内酯几种可改善血液状态药物,其中白果内脂可保护神经元;黄酮类可改善体内血液循环及扩张血管;银杏内酯可阻断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降低血液黏度,抑制微血栓形成,将该药物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血糖、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使用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庆丽,徐彦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2):131-133.
[2]刀波.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探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0):25+27.
[3]王前.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204-205.
[4]陈冬,欧阳存,朱春丽,邓立军,胡慧婷.舒血宁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SOD、Hs-CRP及IL-10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03):509-513.
[5]赵丽杰,李传红.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01):55-57.
----作者简介----
姓名:魏芳、戴凯旋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2年6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病(神经内科)
职务或职称:主治医师
工作单位(含二级单位):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
单位所在地邮编:2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