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0月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控制情况和溃疡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胃液pH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结果:治疗(2~6)天后,两组患者的呕血和黑便次数与第1天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PH值明显上升。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两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两药相比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效果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me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with hemorrhag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me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with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hemorrhage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given ome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respectively. The bleeding control and ulcer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hanges in the pH value of the fasting gastric jui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2 ~ 6), the number of hematemesis and black stools i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at on day 1 (P<0.05),PH val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 have the sam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with hemorrhage. They have the same efficacy and safety compared with omeprazole and omeprazole.
Key words: Pantoprazole omeprazole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effect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急症,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部分病例出血多,可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用于抑制胃酸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上常静脉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等,为了解两药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本文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间入院的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愿意合作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均经电子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复合性溃疡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呕血和黑便及头晕、心悸、乏力、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无休克)等表现,排除有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观察组40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钠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均在(15~30)分内滴完,疗程均为6天, 两组均不使用其他止血或抑酸药物,患者如出现血容量不足则给予输血、输液治疗。采用SPSS 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诊断标准
严密观察病人呕血、黑便及血压、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能(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及不良反应。出血判断标准:患者用药12 h内出血停止为显效;患者用药36 h内出血停止为有效;患者用药72 h内仍有出血现象发生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显效:(24~48)小时内未出现呕血,黑便4天内转黄,生命体征平稳;有效:(48~72)小时内未出现呕血,黑便6天内转黄,生命体征平稳;无效: 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2.结果
两组患者经6 d的治疗后,出血控制方面: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88.0%,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86.0%,;溃疡治疗方面: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86.0%,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天内止血39例(82.86%),疗效判断为显效,6天内止血8例(12.14%),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3例(8.86%)。对照组4天内止血36例(78.10%),疗效判断为显效,6天内止血10例(11.90%),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4例(8.00%)。
3.讨论
3.1消化性溃疡治疗机理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以及环境%饮食等都可能是发病的相关因素,而其中胃酸过高,黏膜保护减弱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发生溃疡的最主要因素。胃液pH值对溃疡的发生、血小板凝集、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都有影响,只有在胃内pH>6时,体液和血小板诱导的止血作用才能发挥作用,并有利于出血部位血小板凝集及血浆凝血功能的发挥,又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稳定已形成的血痂,因此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内pH值具有止血作用,而且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3.2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药物对比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都是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并咪唑衍生物,对抵抗胃酸分泌有较好的效果。奥美拉唑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壁细胞具有选择性,它可以与质子泵管腔的硫氢基相结合,抑制胃部H离子的进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泮托拉唑是新型药剂, 相对于奥美拉唑,它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且该机制是非竞争性的,具有更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
3.2结果分析
从本组资料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6)天后,两组患者的呕血和黑便次数与第1天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别。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均明显升高,但泮托拉唑组患者抑制胃酸分泌效果更为理想。同时两组治疗1天后,出现呕血症状得到较大改善,这说明两种药物都有较强的抑酸效果,且起效快,并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腹部症状,止血有效率高,用药后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种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两药相比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腹痛持续时间、总有效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奥美拉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泮托拉唑组,差异显著,表明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相当,但是奥美拉唑的临床不良反应少,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明涛,姜世满.抑酸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治疗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9(27):1 053~1 054;
[2]郭锡华.法莫替丁与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7,16(7):47-49;
[3]陆星华.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治疗进展[J].急诊医学,2018,5(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