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对肺结核治疗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李佳丽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少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利福平;胶囊;注射液;效果;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1]。利福平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初始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2]。现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治疗,分析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男 29例,女 15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 (45.3±2.5) 岁;空洞者12 例,无空洞者32例;病灶右上肺野24例,左上肺野20例。
对照组男 27例,女17 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 (44.5±3.5) 岁,空洞者 13 例,无空洞者31例。病灶右上肺野21例,左上肺野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治疗,口服利福平胶囊每次 450 mg,每日 1次,异烟肼300mg/d,每日 1次,链霉素 750mg/d,每日 1次,吡嗪酰胺750 mg/d,每日 2次。
观察组给予利福平注射液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联合利福平注射液45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异烟肼 0.3 g/天,每日1次;吡嗪酰胺 0.75 g/天,每日3 次;乙胺丁醇 0.75 g/天,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2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对比; 显效:痰结核菌转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病灶明显吸收,空洞闭合;有效:痰结核菌转阴或者痰结核菌指数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部 X线片无明显变化;无效:痰结核菌持续阳性,临床症状恶化或者X线检查病灶发生进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查;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4例,治疗1个月后痰菌转阴35例(80.0%),治疗 2个月后41例(93.18%);对照组患者44例,治疗1个月后痰菌转阴11例(25.0%),治疗2个月后37例(84.09%)。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个月后对照组转阴率明显增高,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44例,治疗1个月后病灶吸收30例(68.18%),治疗2个月病灶吸收39例(88.64%);对照组患者44例,治疗1个月后病灶吸收9例(20.45%),治疗2个月后病灶吸收28例(63.64%);观察组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44例,显效17例(38.64%),有效20例(45.45%),无效7例(15.91%),总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44例,显效21例(47.73%),有效23例(52.2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44例,发生不良反应14例,皮肤过敏5例(11.36%),胃肠道反应4例(90.9%),肝脏损害5例(11.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观察组44例,发生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少于对照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总数的80%以上,基本病理变化是炎症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主要表现为潮热、咳嗽、咯血、盗汗、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等。
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该药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麻风分枝杆菌等)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利福平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产酶株及甲氧西林耐药株、肺炎链球菌等[4]。细菌对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有交叉耐药。利福平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止该酶与DNA连接,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静脉滴注利福平可直接静脉注入血液,可避免干扰胃肠道吸收,分布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可维持在人体内更高的血药浓度,可起到强效的抗结核效果,有杀灭细胞内和细胞外繁殖期及静止期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促进病灶吸收和痰菌阴转。
本研究中,患者痰菌阴转情况进行对比,治疗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情况对比,观察组病灶吸收及空洞关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少于对照组32.5%。
总之,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福平胶囊,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红丽, 闫峰, 李向华,等. 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胶囊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08, 10(6):456-458.
[2]张海雷. 利福平注射液与利福平胶囊在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探讨[J]. 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 2014, 000(024):P.153-153.
[3]黄华, 姜欣, 王卫华.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023(034):123-125.
[4]王嘉楠. 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胶囊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 2011, 20(11):803-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