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 孙凯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胸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胸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 2016年 10月至 2018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复发率观察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开胸手术;手术治疗;治疗效果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1]。为胸外科急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多可治愈。对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8 例,女 15例,年龄 20~52岁,平均年龄 (25.5±4.5) 岁,病变部位右侧13 例,左侧 20例;对照组男 17例,女 16例,年龄 21~55 岁,平均年龄 (26.5±5.5) 岁,病变部位右侧 14 例,左侧 2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方式,全麻后插入双腔气管,患者侧卧位在腋下切口,胸壁后外侧或腋下做一切口进胸,长约10~ 15cm,沿肋间隙入胸,直视下行探查、分离、止血、缝扎。发现肺大疱,行肺大疱切除,并行胸膜机械摩擦粘连固定术。充分止血后,温盐水冲洗胸腔检查有无漏气。清点器械无误,置引流管后常规关胸[2]。
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规于腋中线第7肋间切开约2cm长切口, 置入胸腔镜,监视下,取2个操作口,置入肺钳和分离钳等器械进行手术操作。3切口形“品”字形。探查肺表面和胸腔情况,胸顶多有条索状粘连,应用电凝钩电灼分离,粘连带出血者经电凝后仍止不住时应用钛夹止血; 肺大疱或漏气时用血管钳或卵圆钳提起肺大疱,内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3]; 探查未见明显肺大疱者,可嘱麻醉师浸水鼓肺,以发现漏气位置,患者未发现有明显肺大疱和漏气部位,但肺尖部位可见肺组织气疱性气肿,即行肺尖组织楔形切除,并行胸膜摩擦固定术; 随后检查是否存在出血、漏气的现象,进行胸膜固定术,并在胸腔镜观察孔放置一根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时间;随访术后 1 年患者的复发情况。治愈:患者气促和胸闷症状消失,经过检查肺部恢复完好。有效:患者气促和胸闷情况明显好转,经过检查肺部基本恢复。 无效:患者气促和胸闷情况丝毫无好转情况,部分患者存在加重,在检查后患者还是存在着气胸。


1.4 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 数据资料中的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 s) 用t 检验,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33例,手术时间(78.5±15.5)min,术中出血量(56.62±11.5)mL,术后引流量(148.6±22.5)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0.5)天,术后离床活动时间(2.5±0.8)天,术后杜冷丁用量 (50.5±10.5)mg,术后住院时间 (8.2±2.5)天;对照组患者33例,手术时间(86.5±19.0)min,术中出血量(119.6±18.6)mL,术后引流量(208.8±26.8)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0.6)天,术后离床活动时间(4.5±0.6)天,术后杜冷丁用量 (150.8±80.6)mg,术后住院时间 (12.5±2.5)天;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33例,治愈12例(36.36%),有效18例(54.55%),无效3例(9.09%)总有效率为90.9%;1年后随访复发0例,复发率0%。对照组患者33例,治愈9例(27.27%),有效15例(45.45%),无效9例(27.27%)总有效率为72.73%;1年后随访复发2例,复发率6.0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复发率观察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最低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最少的费用闭合漏气口,促使肺复张,尽可能降低复发率。随着以电视胸腔镜(VATS)为代表的微创胸部外科的广泛应用,自发性气胸作为胸腔镜外科的主要适应证之一,手术方式及操作要点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胸腔镜手术的创伤小,破裂的肺大疱多能被找到,并可通过胸腔镜用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订合[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复发率观察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对比显著。
总之,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旭 , 张海平 , 邓彦超 , 孙清超 , 宗亮 , 张铸 , 张昌明 . 电视胸腔 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分析 [J]. 新疆医科大学学 报 , 2012, 35(3): 133-134
[2]王建利 , 王珏 , 陈武 , 等. 腋下小切 口 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 自 发性气胸 56 例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 17 (19):2995 - 2996
[3]王宏根. 胸腔镜治疗 自发性气胸 47 例[Jl.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杂志 ,2001,17(1) :51 – 52
[4]王海松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对 比观察 [J].2014,07(5B):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