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体会RPH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价值。方法:遵从治疗措施差异原则分组,择高港中医院2019.2-2020.4内的85例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单纯RPH术治疗)和观察组(42例,RPH术联合补中益气汤);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7.6%vs83.7%);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1%vs25.5%),P<0.05。结论: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建议在RPH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RPH术;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混合痔;直肠粘膜内脱垂
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是临床肛肠科常见疾患,患者以“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此类患者兼具混合痔、直肠粘膜内脱垂两种疾患症状,因此治疗措施较棘手。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完善,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颇有建树。为体会RPH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价值,特择高港中医院2019.2-2020.4内的85例患者开展研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高港中医院2019.2-2020.4内的85例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22例男、21例女,年龄28-55岁,均值(41.50±10.12)岁。观察组(42例):21例男、21例女,年龄29-55岁,均值(41.33±10.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RPH术常规治疗:热情接待患者并完善实验室常规检查,术前常规灌肠,做好肠道清洁工作。给予腰麻,麻醉效果满意后帮助患者取截石位,碘伏消毒,铺巾。肛门镜扩肛,查看脱垂情况,通过倒三角套扎法连接负压吸引器,
肛门镜放入枪管,对准直肠黏膜并顶住,将黏膜组织吸入管内,旋转棘轮,释放胶圈,开排气开关。将0.5-1mL消痔灵注射于隆起处,预防出血。于肛门置入
1枚吲哚美辛栓,进行消炎止痛。术后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
观察组:RPH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基本方剂:黄芪30g、枸杞子30g、升麻30g、山药20g、当归20g、炒白术15g、砂仁15g、陈皮10g、柴胡10g、木香10g、人参10g、甘草9g;以上药物加水浓煎300ml,后坐浴熏洗,每日一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消失,直肠黏膜光滑),有效(症状减轻,直肠黏膜光滑,但局部黏膜仍有松弛),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且直肠黏膜脱垂)。
1.4统计学
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出血2例,肛门狭窄1例,直肠刺激征0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3例,3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7.1%vs25.5%)。
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7.6%vs83.7%),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
.png)
3、讨论
直肠内脱垂又被称之为“肠内套叠”,属于梗阻型便秘的常见类型,多由腹压长期增高所致;患者以“肛内异物感、排便不净”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通过肛门镜检查,可见直肠内黏膜明显松弛且下垂。西医治疗该病,多以RPH术为主;通过负压、胶圈套扎等措施来拉紧松弛的黏膜,脱落缺血坏死部位的同时消除松弛黏膜。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RPH术单纯治疗后,部分患者间隔间黏膜仍有松弛现象,而套扎过多,会造成术后直肠狭窄,因此RPH术单纯治疗效果欠佳。
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气血亏虚、中气下陷所致;因此治疗该病,需采用内外并举法,升提固摄的同时需增强体质,避免后期复发。补中益气汤最早见于《脾胃论》,以白术、黄芪、柴胡等药材为主。其中黄芪为君药,味甘微温,书脾肺经,升阳固表、补中益气功效显著;柴胡升阳举陷功效显著;陈皮可以理气和胃,白术配伍黄芪,可以补益中气;当归养血和营效果显著,配合党参,共奏补气养血之功效;甘草配伍党参,补气健脾功效显著。上述诸药合用,对症治疗,共奏补气虚、升气陷之功效。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较对照组高(97.6%vs83.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1%vs25.5%),P<0.05。证实了RPH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价值。故,值得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江军建,甘松海.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0,25(1):101-102.
[2]李谦.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影响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802-1803.
[3]王涛.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提肛运动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J].心理医生,2018,24(19):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