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阮倩
[导读] 目的:分析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儿科静脉治疗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留置,观察组接受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的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护患儿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关键词】: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儿科静脉治疗;临床应用效果
针对儿科中的患儿来说,疾病种类比较多,而且复杂,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依从度较低,特别在接受静脉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哭闹不配合的状况,所以也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的治疗效果[1]。目前在儿科静脉治疗当中接受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比较普遍,能够有效的为小而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同时也能够维护小儿的安全。本文就针对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一共选择了62例儿科静脉治疗患儿,病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根据不同的静脉留置方式将患儿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了家属的同意,并且签署了相关同意书。其中观察组中1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2岁至13岁,平均(7.2±0.2)岁,对照组中16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2岁至12岁,平均(7.1±0.1)岁,对比患儿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差异,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的患儿或家属;具有重大疾病的患儿。纳入标准:符合静脉治疗标准的患儿;无先天性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静脉留置,观察组接受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利用第3代Y形安全留置针对小儿进行穿刺,在穿刺之前需要将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向患儿家属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需要指导患儿取去枕后仰体位,并且在颈背下垫上一个枕头,将头转向一侧,垂在治疗台的边缘,同时将颈外静脉露出,进针的角度为15度至20度,在穿刺之前需要对相关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置管的深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最后要通过交代进行固定,保证穿刺点暴露。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检验相关数据,对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X2值检验,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ALT、TBIL、TBA等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颈部留置针主要应用在儿科的静脉治疗当中,而且推广率和使用率都比较高,由于儿科患儿在进行静脉治疗的时候,所涉及到的疾病类型都比较复杂,而且受到小儿年龄小,身体免疫力差等特点[2],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哭闹或者不配合的情况,而且有一部分患儿在治疗的时候是需要进行持续静脉输注的,这种情况会大大增加对小儿血管的刺激性,所以很容易出现药物外渗,反复的静脉穿刺也会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痛苦,因此也会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但是通过颈部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能够有效的弥补以上的缺陷,主要原因是由于颈外静脉比较粗大,而且弯曲程度小,在穿刺的时候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不会给患儿带来更多的痛苦,而且留置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针对要反复穿刺的情况来说,具有较高的优势,能够明显的减少对小儿的创伤,从而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进一步维护小儿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的感染、过敏、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32.26%,P<0.05。
总而言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经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肖丽红,张蓟,夏静宇, 等.小儿颈外静脉留置技术在儿科静脉治疗中的运用[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3:172-173.
[2]余彩霞.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196-197.
[3]陈平.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小儿休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3):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