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延展性干预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相关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出生并且在儿童保健门诊规律随访的早产儿,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基础儿童保健和护理(1-3月龄期间每月进行一次常规儿童保健);干预组除常规基础儿童保健和护理外,在纠正胎龄40周后28天内行新生儿行为测定,并应用医院-家庭综合模式进行延展性干预。对照组与干预组早产儿均在纠正月龄3月龄应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简易高危儿筛查方法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在早产儿纠正月龄3月龄时,干预组在简易高危儿筛查中视反应(84.9% vs 70.2%,P<0.05)、竖头(50.7% vs18.1%,P<0.05)、抬头(76.7% vs 43.6%,P<0.05)等项目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异常姿势如持续头背曲、紧握拳、拇指内收等检出率方面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60.6% vs 38.4%, P<0.05),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检查》评估中干预组发育商及各能区发育月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施早产儿延展性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 延展干预; 早产儿 ; 早期; 神经发育
综合国内外报道,随着围产医学不断发展和相应医疗水平提高,早产儿生存率逐年提高,但早产儿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健康结局以及不同胎龄早产儿身心发育各有差异等问题亦逐渐呈现〔1〕。既往研究提示,实施早期干预对促进智能发育具有显著改善作用〔2-3〕。胡玉平〔4〕的研究报道显示,在院内及家庭对早产儿进行早期行为干预,均可有效促进智能发育。进行本研究目的就是根据早产儿早期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延展干预;干预模式就是家长在医务人员教导下学会干预手法,在家庭中实施干预,定期到院内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分析探讨延展性干预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和心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临床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 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出生并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规律随访及系统管理的早产儿。纳入标准为胎龄28-36周,出生体重大于1000g,排除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胆红素脑病、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早产儿。最终收集研究对象167例,按收治先后,随机分为早产儿干预组73例,早产儿对照组94例。
1.2 方法
(1)早期评估:由经过专业训练并考核合格的人员,对干预组早产儿应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5〕在纠正胎龄40周后28天内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测定行为能力分6项,主动、被动肌张力各4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评估3项,各项分3级,满分40分,评分≥37分为正常,35-36分为轻度异常,<35分为重度异常。如有异常一周后进行复查。
(2)家庭早期干预:根据评分结果,及时对家长进行早期干预的相关介绍,让家长了解早期干预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家庭训练计划,指导家长在医护人员的干预外,能够独立完成婴儿在运动、认知等方面的的干预训练。对NBNA评分<37分,特别在视反应例如对红球追视角度不足的新生儿,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加强对其视觉训练;对竖头困难的新生儿指导家长对其加强头控能力训练,上、下肢弹回及下肢站立位欠佳,指导家长对其加强被动操训练。评分≥37分者给家长发放个性化训练计划,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
1.3 跟踪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在纠正月龄3月龄时应用简易高危儿筛查方法〔6〕进行检查:包括运动发育、神经反射、姿势、肌张力和感知觉方面的检查。同时应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检查表》对儿童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等5个功能区检测。
2 数据处理
描述性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2.0进行。
3 结果
3.1 干预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结果:正常67例占91.78%,轻度异常4例占5.48%,重度异常2例占2.74%。6例异常者1周后予以复查,结果5例正常,1例轻度异常。
3.2 简易高危儿筛查结果:早产儿较正月龄3个月时,对照组视反应、竖头、抬头、异常姿势等项目异常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1
3.3 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检查结果:早产儿较正月龄3个月时,干预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简易高危儿筛查结果异常项目检出率比较
表2 2组神经心理行为检查结果比较
4 讨论
本研究显示,早产儿较正月龄3个月时,干预组神经系统异常项目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发育各能区的评估中,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等各能区的发育月龄及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是胎儿脑细胞增殖、髓鞘形成、大脑沟回产生的重要时期。由于早产儿过早地脱离母体,早产儿存在更多神经系统发育如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视觉损害、听觉丧失等高危因素〔7〕。早产是影响小儿认知发育的重要因素〔8〕。以往的研究发现,小儿神经系统伤残与脑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且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因此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引起小儿神经系统伤残的重要因素〔9〕。研究已证实,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视听障碍等都是早产儿神经系统伤残的表现,而远期表现则为运动障碍、语言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对于小儿的体格、智商、社会适应力差等方面的发育均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10〕。因此,采取有效的延展性干预,及时对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的改善尤为重要〔11〕。齐俊治〔12〕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受生物医学、环境和教育等多因素影响,其中教育因素起重要作用。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发育的关键期给予正确的营养强化和智能干预显示了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院-家庭延展性干预模式是以家庭为基础,医院为指导的个性化延续干预。对小儿智力、运动、行为等发育 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监测干预方案实施的有效性,达到科学系统管理。研究表明延展性干预对脑损伤儿有确切疗效,干预越早,效果越佳。早期持续、有效、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目的。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观察延展性干预和相关评估对早产儿预后的远期影响。
参考文献
[1] 桑田,王颖,胡秀丽.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3):161-166
[2] 王亚竹,陈进芬,庞丽,等.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发育相关性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2):160-161
[3] 郑莉彦,李炳芬,侯丹,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0):88-89
[4] 胡玉平.早期干预对低体重早产儿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9):50-51.
[5] 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201- 216.
[6] 谢鹏,林义雯,吴昭琳. 高危儿保健和脑损伤的早期诊疗〔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1.
[ 7] 王晨,王丹华.小早产儿的远期预后〔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318-319
[8] 刘秀梅,初清,李丽霞,等.早产儿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随访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210-4212
[9] Peng NH, Bachman J, Jenkins R,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stress biobehavioral responses of preterm infants in NICU[J]. J perinal Neonatal Nurs, 2009, 23(4):363-371
[10] 初清.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33-266
[11] 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的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 ,2013,28(32):5408-5410
[12] 齐俊治,宋燕燕,黄志坚,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志.2014,29(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