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实施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2例心脏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是否行心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未行心理干预,而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与实验组(26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2h、术后24h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时刻量表得分,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
【关键词】手术室;心理干预;心脏手术;围术期;焦虑;抑郁
心脏手术患者术中麻醉、体外循环均可影响手术效果,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可对副交感神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继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反馈调节,加重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因此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以提升患者心理情绪控制效果[1]。本次研究为论证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26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6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两种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控制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n=27例):男、女分别14例、13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3岁~77岁、(53.12±1.42)岁,心功能分级:有15例患者为I级,有10例患者为II级,有2例为III级。对照组(n=27例):男、女分别15例、12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3岁~78岁、(53.11±1.45)岁,心功能分级:有14例患者为I级,有11例患者为II级,有2例为III级。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心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外科手术标准。(2)患者均神志正常且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神志异常或言语交流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围手术期各项生命指征、血流动力学控制不佳的患者。(3)排除合并急慢性全身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干预: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大体讲解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手术当日实施无缝隙护理,手术室巡回护士至科室接诊,将需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接至手术室,术中配合麻醉医师、手术主治医师完成相关手术操作,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管床护士交接患者术中相关资料。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1)术前巡回护士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前先查阅患者个体病历资料,了解患者文化程度、个人喜好以及既往病史,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耐心,探寻影响患者心理的根源,若患者对手术效果存在怀疑,护理人员应结合既往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若患者情绪躁动,护理人员应请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通过谈话的方式协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此外,为患者提供收音机、报刊,鼓励患者通过阅读、听音乐、听广播等多种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2)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举止文明,在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待患者做好准备后开展相关操作,从而避免暴力操作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控制情况。分别参考SAS量表(百分制)与SDS量表(百分制)判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SAS量表与SDS量表低于50分分别表示不焦虑、不抑郁,50分~59分分别表示轻度焦虑、轻度抑郁,60~69分别表示中度焦虑、中度抑郁,>70分分别表示重度焦虑、重度抑郁。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s)表示的平均值计量数据,均应用t 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况状态,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术前2h、术后24h SAS量表与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况状态 [χ±s、n]
.png)
3讨论
心脏手术是临床较为复杂的一种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对心脏手术治疗效果存在担忧,且恐惧外科手术。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干预分别在术前、术中开展,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关注患者既往病历、文化程度,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心脏病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越低,病程越长,对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信任感越高[2]。手术室巡回护士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疏导患者情绪,并协同患者家属,为患者术前创造良好的氛围,以促使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情绪稳定[3]。此外,术中护理人员尊重患者,关注患者术中主观地位,在告知患者相关手术操作后实施相关护理干预,以防止患者术中发生较大情绪波动。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绪控制效果好,综上所述,心脏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海华,古颂芳.手术室实施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5):704-708.
[2]尹红梅,李温霞,杨扬.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患者围术期术后感染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5):154-155.
[3]刘爱湘.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中对患者术前认知状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