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气道安全动态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气道安全动态管理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未行气道安全动态管理)与实验组(37例:行气道安全动态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T1、T2 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对应评分,且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患儿气道安全动态管理可提升患儿苏醒期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七氟醚;全麻;小儿经口腔手术;PACU;气道管理;安全动态管理
小儿经口腔手术近些年逐渐增多,由于患儿气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术后气道疼痛、气道梗阻均可促使小儿经口腔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舌后坠、鼻咽出血等并发症,继而增加患儿手术治疗痛苦[1]。本次研究为论证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后PACU气道安全动态管理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37例行普通气道管理患儿与37例行气道安全动态管理患儿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n=37例):男、女分别20例、17例,年龄/平均年龄为:1岁~11岁、(5.12±0.22)岁,疾病类型:小儿鼾症、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分别有3例、16例、18例。对照组(n=37例):男、女分别19例、18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岁~12岁、(5.54±0.21)岁,疾病类型:小儿鼾症、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分别有3例、15例、19例。两组患儿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第九版《儿科学》中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患儿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标准。(2)患儿均术中麻醉方式为七氟醚全身麻醉。排除合并先天颅脑神经系统疾病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每隔2h巡视一次,观察患儿气道分泌物、各项生命指征、血样饱和度等相关参数,从而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及时清除患儿气道分泌物从而保证气道畅通,依据患儿入室后根据入室后PAED评分判断患儿出室、脱机、拔管时间。
1.3.2实验组患儿行气道安全动态管理:(1)患儿键入PACU后护理人员检查患儿气管插管是否固定,并给药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患儿血氧饱和度在98%至100%。(2)强化呼吸道动态管理:非定时气管内吸痰,并在落实吸痰干预的同时行肺部听诊,观察血氧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机各项数值变化情况,此外,在拔管前应备好相关急救器材与药物,清除患儿气道分泌物后指导患儿深吸气,而后快速拔除气管,拔管后患儿头部偏向肢体一侧,以防止患儿发生呕吐,并持续性动态关注患儿肌松与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及时给予患儿面罩吸氧以预防呼吸抑制、舌后坠等情况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进入PACU后时(T0)、进入PACU后15min(T1)、进入PACU后30min(T2)不同时间段PAED评分以及术后PACU停留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PAED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躁动越重,待PAED评分将至9分-10分可出室,将至8分可拔除气管导管。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s)表示的平均值计量数据,均应用t 检验,以(%)表示的百分数计量数据,均应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PACU评分,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儿T1、T2 PAED评分均比对照组同期评分低。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PACU评分 [χ±s、n]
.png)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有例患儿嗜睡,有1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有1例患儿舌后坠,有1例患儿鼻咽出血,共有3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儿嗜睡,有3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有4例患儿舌后坠,有10例患儿鼻咽出血,共有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1% VS 27.03),χ2检验5.207,P值<0.05。
3讨论
小儿七氟醚全麻经口手术患儿相关调查显示,患儿在进入入PACU后苏醒期易发生术后意外,常见术后意外与与患儿口腔出血、气道分泌物误吸等因素有关,常规PACU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定期巡视,并持续性关注患者各项生命指征、血样饱和度,定期帮助患儿清除气道分泌物以保证患儿气道畅通,但患儿术后躁动可刺激患儿副交感神经,从而加重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导致气道大量分泌异物,定期吸痰无法及时清除气道异物[2,3]。气道安全动态管理基于常规护理干预,行非定时气管内吸痰,并结合患儿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机相关参数判断患儿术后躁动情况,在拔管后预见性给药吸氧处理,从而减少拔管后误吸、喉痉挛的发生[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T1、T2时间段 PACU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由此可见,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后PACU气道安全动态管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壬娴,董慧,张新梅.七氟醚全麻下小儿经口腔手术后PACU气道安全动态管理成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23):15-16,21.
[2]赵龙德,王建设,费建, 等.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手术Pierre-Robin序列征新生儿气道管理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39(4):467-470.
[3]陈粤,王薇.喉罩通气结合改良气道评估法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气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2):4659-4662.
[4]蒋静,王婉渔.全麻手术患儿复苏期发生气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