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崔倍 通讯作者:姚紫昱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 崔倍 通讯作者:姚紫昱
[导读]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肺结核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肺结核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226名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的112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114名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指标进行评判和估量。结果 在一定的护理周期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认知、生活能力和药物依从性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高(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康复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状况,以及药物的依从性性都明显得到改善。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肺结核;常规护理;护理质量
肺结核疾病是现阶段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结核感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会有发热和咳痰等症状,复发性非常高。患者对于肺结核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药物的依从性,在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机,这个阶段可以让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也有助于患者对药物依从性的提升和出院后的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临床护理流程更加合理规范,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的226名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226名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的112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114名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指标进行评判和估量。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上没有实际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结核患者的一切临床判定;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间大于2周;③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病史。
1.2.2 排除标准:①认知受限或障碍的患者;②患者身体状况持续恶化;③服用过影响此次研究的药物。
1.3  治疗方法
1.3.1 实验组
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护士要结合患者的病症和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肺结核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而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根据病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和干预;②药物是诊断肺结核的必需品,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该病的病症和对应的治疗药物;③配合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尽可能的不使用药物治疗,最好使用副作用小的长效药物来进行治疗;④结合患者的病症和经济状况,选择价格合理、疗效显著的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①患者住院的第一天,护理人员首先要及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相关情况,让患者尽可能的适应医院的环境;并且与患者全面沟通疾病的相关情况,并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疾病及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②第二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肺结核及其治疗药物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依从性。③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沟通药物治疗的相关情况,便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向护理人员说明药物增减的原因,避免患者产生过多的担忧。④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介绍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等内容。⑤在患者出院后的半个月、一个月和三个月时间与患者进行电话联系,询问患者病症状况。
1.3.2 对照组
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手段开展健康教育,临床治疗措施和实验组保持一致。
1.4  观察指标
1.4.1 认知能力 涵盖患者的医疗知识、治疗手段和认知程度。自己拟制的调查问卷包含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和认知程度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答案均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和不掌握三个选项。
1.4.2 生活水平 使用Bartel指数来评判患者生活水平,总分值为100分,其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水平越高。
1.4.3 用药依从性 患者出院三个月之后,借助于Moriski-Green测试表来剖析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依从性,含有四个问题:①是否按时吃药;②是否不重视药物;③用药是否断断续续;④是否对药物缺乏信心。答案全为“否”代表依从性较好,全为“是”代表依从性较差。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19.0软件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来表示,借助于t数值进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率(%)来表示,,借助于x2数值进行检验,P<0.05代表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上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比对 实验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数据比对[n(%)]

2.2 两组患者生活水平比对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水平数据比对(x±s)

2.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对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数据比对[n(%)]

3  讨论
肺结核是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而传播的途径也是呼吸道。伴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但现阶段也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和病菌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肺结核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受到损伤,对患者的机体免疫造成损害,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引发患者病亡。
临床护理路径的本质就是根据患者的病症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计划。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交流疾病的状况,并将药物治疗的优劣势和注意事项全部告知患者,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行为产生更大的依从性。本研究表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阶段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逐渐接受了医院提供的健康教育,而且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对药物的依从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27-1528.
[2]邵盛欢.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与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8):124-125.
[3]郑文灵.临床护理路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17,2(15):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