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选择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用抽签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可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病之一[1],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冠心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多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胸痛,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认知行为干预对对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干预主要是改变患者的的错误行为以及错误认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有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患者康复。本次实验中,将对8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71.2±6.2)岁;病程4-7年,平均病程(5.0±0.4)年。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71.1±5.9)岁;病程4-8年,平均病程(6.2±0.7)年。本次实验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排除标准:有严重视听功能障碍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生命体征检测遵医嘱予患者服药,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措施为一下几方面:
(1)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采用宣传册、图片、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让患者清楚冠心病的危害,掌握药物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效果,针对患者对于病情方面的疑问,护理人员要详细解答,让患者对冠心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2)心理评估: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会产生一些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谈话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充分意识到以往的错误行为,帮助患者改掉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中不合理的因素,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与平时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相关;引导患者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3)身心放松;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进行适当的放松,放松方式包括散步、听轻音乐、闭目养神等,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方式包括打八段锦、打太极拳、慢跑。合理的放松方式能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同时使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不良情绪。
(4)家属宣传:向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能更好的传达给患者,引导患者多与家属沟通。
(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清淡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禁止抽烟、饮酒,禁止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类食物。
(6)预防性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患者临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质量
1.5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HAMA:16.5±4.2;HAMD:16.2±4.1
实验组:HAMA;11.5±3.1;HAMD:11.4±3.8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各项心理健康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7、5.417;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心脏病,多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为胸痛,患者病情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大多数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不会感到不适,但是时常会出现心肌缺血等相关的临床症状,因此患者要对冠心病有良好的病症认知情况。纠正患者对冠心病的错误观念,建立患者患者治疗信心、配合度,放松身心状况,有利于采取患者的身体恢复。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刘淑环[2]的研究结果相符,认为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认知行为干预在改善患者情绪、纠正患者疾病错误认识方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于晓丽,于晓焕,叶杰.康复护理路径对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1598-1600.
[2]刘淑环,何宜汀.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0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