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李宁宁
[导读] 目的 研究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两组患儿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两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过程中,相应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保障新生儿治疗效果,对于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应用效果?
引言
新生儿肺炎作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进而引发肺气肿、呼吸衰竭等。因肺炎患儿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且对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极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故需在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其中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8例,患儿平均日龄(14.01±1.46)d。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50例,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平均日龄(14.23±0.96)d;观察组患儿50例,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5例,患儿平均日龄(13.94±1.49)d。两组患儿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通知单,本院伦理委员会在对该研究完全知情的基础上,批准研究进行。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根据监测情况和病症特点进行给药,观察组患儿加用的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绝大部分患儿家属因过分担心患儿的病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将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进行重视,对于患儿家属提出来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并告知患儿家属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过程。提高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与理解,使患儿家属做好护理人员的配合工作,以将总体护理效果提升。
2)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道,如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立即采用翻身、吸痰等措施将分泌物清除,使患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使患儿可以正常呼吸,同时也避免了窒息情况的发生。可遵医嘱选择生理盐水作为雾化液,以起到止咳的作用。很多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啼哭等表现,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安抚,以使患儿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
2)患儿因生理带来的痛苦,会对其食欲造成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如患儿的病情较稳定,可适当增加喂奶的次数,在为患儿喂奶的过程中,应注意喂奶的方式,最大程度避免患儿出现呛奶的情况。如患儿病情不稳定且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则应对患儿的体质量与日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喂奶的次数与剂量确定,确定后便可对患儿进行喂奶。
1.3观察指标
依据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划分患儿护理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种类型。其中显效是指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儿体温恒定;有效是指患儿存在一定临床症状,体温存在波动;无效是指患儿护理无效果。

其中患儿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介入治疗,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即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对于保障患儿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两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感染肺炎后,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现象将会使其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故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在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
通过及时的治疗及早期诊断控制患儿病情进展,制定出更具人性化及程序化的有效护理方式,用于减轻病症、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实现对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心灵世界均让人难以想象,因此多选择人性化护理方式,融合各种专业护理知识,实现对患儿护理的全面应对,以此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传统常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其临床护理要求。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以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进步,出现“以患儿为核心”的全新护理方式,要求护理人员应用自身“以患儿为本位”的服务理念,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注重以患儿为服务对象,规范、科学地进行护理,积极加强护患间的沟通,把家属及患儿的需求放在首位,便于其很好的配合医生加强治疗,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治疗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证实,选择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可保证正常的喂养患儿,不断稳定其心理状态,及时提供给患儿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另外,还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使命感及责任心,加强其对新生儿基础疾病的认识,最终降低患儿哭闹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开展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护理效果,对于维持患儿体温、呼吸稳定,促进患儿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瑜萍,汪勇芬.综合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1153-1155.
[2]柯欢,殷苑琴,肖云红,等.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21):43-45.
[3]韩海玲,淡云,卫文峰.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7):94-97.
[4]马静,唐云飞,董浩娟,等.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指数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16-119.
[5]宗小敏,王模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4):266-268.
[6]漆平,王轶,温贤秀,等.优质护理模式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3):355-357.
[7]王雪玲.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32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