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 胡榆昀
[导读] 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比组(n=40)及分析组(n=40),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选择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外科是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多因为外伤造成,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打击头部等[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患者的死亡率也会较高,治疗的难度也会较大。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一般会选择手术方式治疗,尽早清除颅内血肿等,以保证患者颅内环境稳定[2]。我院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两种护理方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患者当中抽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比组(n=40)及分析组(n=40),对比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3—68岁;分析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4—6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各项情况、指标的监测及观察,并且遵医嘱进行给药等,分析组对象接受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在患者接受护理前,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情绪等,让其有治疗信心,帮助患者顺利配合手术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静脉通道建立,为患者补充营养,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准备好手术所需的设备和药物等。如果患者出现脑部缺氧,需要及时进行降颅内压处理,针对出现脑疝的患者,需遵医嘱给予适量甘露醇。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需在术中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并且保证患者头部位置正确,严格观察其呼吸道情况,确保呼吸道顺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并且监测其各项指标,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1.2.3术后护理
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需每隔半小时对其个人意识、瞳孔与呼吸、血压等体征指标进行观察,等到患者情况稳定后,需要每1小时检查一次。在其麻醉未消失的时候,需要让患者去枕平卧,头部偏于一侧,确保患者呼吸顺畅。等到麻醉消失后,需要将头部抬高15°,让患者吸氧,调节好氧流量。护理人员需要每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并且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帮助其吸痰,如果无法进行吸痰,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处理,并且做好气管套管的消毒与气道湿化处理,避免患者出现痰痂。
1.2.4康复护理
针对饮食,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且禁用刺激性的食物,每日定时输入营养液。等到患者神志清醒后,需要逐渐帮助患者开展功能康复,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指导患者多听、多说,对其身体肌肉进行按摩,帮助患者练习关节的屈伸等。
1.2.5止痛与镇静处理
    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头部疼痛,护理人员需及时分析原因,并遵医嘱给予治疗。如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切口部位疼痛,可给予适量阿司匹林,如果是因为颅内压上升引发疼痛,可选择脱水治疗、降颅内压治疗等。患者术后3d,不能用力自行排便,以免引发不良事件。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与电解质紊乱,并进行浅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需利用SPSS23.0软件包计算,计数资料n(%)接受X2检验,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n(%)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十分严重,且病情容易出现多种变化,情况复杂的同时,治疗难度也会较大。针对这类患者,手术治疗是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但是,如果患者缺少科学的护理干预,容易在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这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命安全十分不利[3-4]。在此背景下,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较为关键。
常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多为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主要是进行一系列基础操作,但是针对性不足,且护理系统性较差,无法保证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较好满足。我院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相比,围手术期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手术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模式,这样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每个阶段都有较好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也能为治疗提供较好保证。我院护理人员在术前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而在手术中,则会配合医生、麻醉师等做好各项操作,加强对患者的严格观察,确保术中不出现严重反应。到了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做好各项体征的严格观察,并做好康复指导、营养支持、镇痛处理等,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知,接受围术期护理的患者并发症例数很少,体现了这一方案的优势。
结语: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方式的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宋园园.系统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2):126-127.
[2]郭迎菊.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6):152-153.
[3]李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观察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4):712-714.
[4]黄乾亮,李卫,魏文金.持续脑灌注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J].微创医学,2017,12(01):95-9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