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 李艳
[导读] 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综合应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家属在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与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新生儿出院1个月后的体格发育情况与再入院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家庭式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及家属满意度等;家庭参与式护理在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出院后的体格发育水平,为新生儿的连续性护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新时期背景下,以家庭为中心的全新护理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父母参与式护理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传统新生儿护理模式进行了创新,要求新生儿父母和医护工作人员同时参与到新生儿住院护理中,以保证新生儿父母能够在新生儿出院之前对有关新生儿家庭护理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保证新生儿出院以后能够接受优质家庭护理,确保新生儿发育正常,降低出院后的再次入院概率,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为进一步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新生儿病房中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出生并进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通过方便抽样的原则选取,并运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
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包括:①家属知情同意;②住院时间≥3周;③患儿出院时已康复,达到出院标准。排除标准包括:患儿患严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2方法
常规组:选择传统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负责住院期间所有患儿的护理工作,家长仅仅可通过视频系统对新生儿探视。试验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主要做法为:①出院前7d左右,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长讲解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基本内容,讲解新生儿病房的基本规章制度,并签署了知情同意协议。②主管护师作为指导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工作,可通过课堂讲座、播放视频、操作示范等方式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包括如何对新生儿进行基础护理,如何正确进行新生儿喂养,如何严格执行手卫生,如何进行病房消毒隔离,如何识别新生儿的危重症,如何进行新生儿窒息急救复苏,出院后具体的随访内容与随访方式等。每次参与培训的家长人数4-8人,每次培训的时间1h-1.5h,边讲解边对操作进行示范,并对家长的疑惑积极进行解答,讲解如何进行正确操作,对家长的不良护理操作及时纠正。之后可选择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对患儿家长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详细了解。③设立母婴同室病房,并在病房内设置婴儿床、远红外线辐射抢救治疗台、洗手池、家属休息区、消毒隔离设备、婴儿洗澡间等,配置好相关的急救设置。依照约定好的时间家长来院进行病房陪伴,时间可控制在4h以内,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护理,进行正确的新生儿喂养,给新生儿沐浴,护理瘘口,抚触等,对新生儿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家属掌握简单的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入院时、出院后1个月身长、体重、头围进行统计,并对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统计,量表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指标,满意度=满意比例。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知识、技能掌握及满意度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家属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中家属的得分与满意度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其新生儿护理技能、家属满意度等都是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庭式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及家属满意度等。
2.2体格发育情况及再入院率比较
1个月后,观察组体格发育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在新生儿出院后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连续性护理,利于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其再入院率等。
3讨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将新生儿、家长当作核心,属于持续性护理模式,需要家长介入其中并积极承担相应的护理责任,使其能够与新生儿的生理需要相适应,对新生儿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护理模式也逐渐发展成护理工作的主导方向,家庭参与式护理被应用在新生儿病房中,是对既有新生儿护理模式的突破,且由家长和护理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其中,确保家长可以对家庭护理知识和技能形成进一步的了解并熟练掌握,增进新生儿和父母间的情感,也为新生儿出院以后的家庭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家庭参与式护理的优势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优化家长新生儿家庭护理效果。大部分父母都是第一胎,所以育儿经验十分匮乏,新生儿的住院时间较长,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接受规范与专业的护理,但出院后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护理,很容易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加以掌握,与新生儿出院后生活质量存在紧密联系。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经过医护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培训,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②提升新生儿家属满意度。在我国,大部分新生儿监护病房家长都需要被隔离在病室之外,探视受到限制。通过家庭参与式护理工作的开展,使其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与新生儿出院以后的家庭护理需求相适应。另外,护患的互动性也明显增强,使得新生儿家属更信任医护工作人员,缓解了家长无法陪护所产生的焦虑感。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1个月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符合优质护理的宗旨,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当代医学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填补新生儿延续性护理的空白等,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悦,陈京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29-32.
[2]肖艾青,黄瑞文,张榕,等.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3):70-73.
[3]卞荆晶,朱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出生缺陷新生儿母亲产后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8):68-69.
[4]肖艾青,谢鑑辉,张榕,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00-903.
[5]熊晓菊,陈锦秀,叶天惠,等.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在加拿大NICU应用现状及对我国早产儿护理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7,31(6):652-655.
[6]鱼丽荣.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22-23.
[7]余海虹,刘凤英,陈健碧,等.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早产儿家属需求及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