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围绕乳腺癌术后护理展开研究,为手术护理及康复提供帮助。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乳腺癌患者,共计56例,分析患者的治疗病例,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护理的质量,让患者更快恢复自理能力。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要积极采取适合的护理手段,包括心理、饮食、运动等,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护理;功能锻炼
乳腺癌是常见女性疾病,高居女性癌症疾病榜首,近些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患者越来越年轻,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术后会带来不小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影响后续的恢复治疗。为此,要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措施,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手段,才能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为患者今后的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1一般资料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施行乳腺癌根治术56例。年齡35-76岁,平均49.7岁。所有病例在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
2乳腺癌的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段
护理人员要给与足够的关心爱护,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讲解乳腺癌相关的知识,包括手术成功率及治愈率,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同时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可以选择一些成功的案例,让患者看到希望,还可以提出一些乳房再造的方法,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树立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快治愈乳腺癌。
2.2术前护理手段
在正式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及书偶的相关事项,要鼓励患者练习一些动作,为后续的术后恢复奠定基础。例如,可以引导患者服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定期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便秘问题,可以使用一些缓泻剂,要注意遵循医嘱。在手术之前,患者还要按照要求检查身体,准备好手术区的皮肤,一般采用腋窝处皮肤,植皮者则要准备好供皮区。
3乳腺癌术后护理
3.1观察病情
在手术结束以后,首先要从多方面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注意监测血压、脉搏、体温等,记录相关的数据变化,同时还要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让患者可以平稳呼吸。二是检查患者手术位置敷料是否存在渗血问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处理方法。三是观察患者手臂血液循环,在手术结束24h以后,要保持0.5-1h/次的观察频率,注意绷带要保持一个时钟的松紧度,不能出现紧绷或者松脱的现象,才能让创口处更快恢复。四是让患者伤口处保持负压引流状态,记录引流情况,主要包括颜色、数量级性质。五是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异常问题,包括胸闷、气促等。确认患者没有问题后,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其中头部侧向一次,在麻醉结束以后,确认血压恢复正常以后,就可以保持半坐卧式,这样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3.2伤口引流护理
在患者的伤口位置附近,选择适合的位置放置引流装置,主要是为了排出内部的积液、积血等物质,避免在后续恢复时出现感染问题。要注意检查缝合位置,是否存在并发症状。在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时,要全方位了解引流位置,避免出现问题,将引流管放置在最低位置上,才能保持引流畅通,注意要将引流管放置在空闲的位置上,不能出现受压、扭折等问题。
例如,在患者引流时管腔出现堵塞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松动管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手术结束后的1-3d内,每天都要进行引流,引流量在50-100ml之间,并且随着患者病情恢复,引流量会逐渐减少,在术后4-5天以后,基本就不会出现新的深夜,这时候创面会紧贴皮肤,就可以正常拔管。引流量突然减少常提示引流管不畅,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3科学妥善固定皮瓣
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如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的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
3.4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出现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乳癌术后一般取高半坐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指导患者术前腹式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做深呼吸锻炼,给予扣背,进行排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人,有效排痰可以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3.5预防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
患侧上肢水肿是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禁止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静脉补液,并避免患侧卧位、平卧或健侧卧位时均用软枕将患侧上肢抬高,处于舒适位置。
3.6饮食护理手段
手术后6小时可以饮少量水,1-2天进流质,后改为半流质,以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原则上以增加营养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类为主,以促进手术创伤组织的愈合。
3.7康复锻炼
一般在术后第1、2天即可开始做前臂、肘关节屈伸运动及掌握的动作,术后第3天可试用健康的一侧上肢帮助手术的一侧上肢做前面上举动作,使患侧肢体举高到与头部相平。术后第4天,可用健康侧手握住患肢的大拇指、帮助患肢向上抬举,直到超过头部。术后第5天可用健侧手托起患侧肘部慢慢向前上方抬举,使之超过头部,尽可能伸直。术后第6天可用患肢的手指顺着墙渐渐向上滑行,逐步提高。术后第7天和第8天使患肢手掌越过头顶,触摸对侧耳朵。术后第9天起可以肩关节为轴心用患肢做旋转活动。术后第10天可试用患肢举起物体超过头项。手术第10天以后可根据体力、伤口愈合情况经常逐渐做上肢抬举、旋转、外展等各种运动。出院后还可以进行上肢旋转运动及上肢后伸运动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亦戒术后不进行锻炼,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术后训练可减少患侧上肢机能障碍、瘢痕挛缩、淋巴水肿、肌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
4保健教育措施
指导患者保护好伤口,避免外伤、磨擦。患者定期检查,定期随访,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按医嘱继续化疗。5年内避免妊娠,以免癌症复发。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的医学知识,以促进患者术后树立更健康的机体功能信心,更快地恢复身体的健康。
5结语
综上,乳腺癌本身属于恶性疾病,现阶段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不小的损害,这时候就要加强护理,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都要加强心理干预,让患者建立恢复健康的自信心,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快恢复出院。要注意护理期间要加强保健教育,主要是要保护好患者的伤口,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继续治疗,才能为今后的恢复治疗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苑喜英.浅谈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9).
[2]倪毛.浅析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界,2019,000(001):1-1.
[3]孙桂兰,樊丽华,董璐.浅析加压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34):202-203.
[4]黎文婷.浅析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1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