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格法的方式将我县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确诊纳入社区管理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名称分别为:比对组(46例)、研究组(46例),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网格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对比最终的应用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研究组(网格化护理管理)显著高于比对组(常规护理管理),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管理期间,采用网格化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和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较好,使用价值显著,值得在治疗中推行。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网格化护理管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之后发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家族遗传、环境、种族、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紧密的关联。目前为止,对于该类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然而,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健康意识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导致在治疗期间对相关措施的配合程度较差,影响最终疗效[1]。因此,本文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前来我县社区登记管理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及网格化护理管理措施,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我县社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前来登记管理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比对组、研究组,每组分配患者46例,具体资料如下。比对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区间43-65,均值(54.09±2.37)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区间44-69,均值(56.59±2.04)岁。通过对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对比后发现,比对组与研究组之间差异较小,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P>0.05。
1.2护理方法
比对组: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口头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指导、用药干预等。
研究组:网格化护理管理,主要干预内容如下:(1)网格化护理管理小组的建立。由社区护士长负责成立相应的护理管理小组,具体包括: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网格员(4名),借助网络平台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将每项工作责任到人,监督其严格落实[2]。(2)网格划分。采取网格化护理管理理念对社区单元进行划分,并由单元网格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和疗效随访,还可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其血糖。(3)患者档案的建立。网格化护理管理小组内的网格员必须要及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微信、病情变化、治疗方案等。在患者治疗管理期间,网格员应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并在微信中推送相关的护理知识,对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并将最终的随访结果进行整理后上报护士长[3]。(4)健康宣教。在治疗期间,网格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每周组织相应的健康知识讲座活动,邀请专家前来授课,另外,还定期在社区宣传栏中更新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了解程度。
1.3评价指标
通过常规护理管理、网格化护理管理干预后,统计比对组、研究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计量资料以()代表,t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
2结果
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研究组(网格化护理管理)显著高于比对组(常规护理管理),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2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分析与对比()
.png)
3分析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且该类疾病还具有病程长、不易治愈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4]。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护理干预后,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研究组(网格化护理管理)显著高于比对组(常规护理管理),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主要原因分析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健康意识低,缺乏相应的临床知识,对疾病带来的危害缺乏相应的了解,加之病程慢长,进而造成综合管理难度较高,不利于实际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患者血糖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网格化护理管理不仅较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还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同时,网格员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实时掌握患者体内血糖的变化情况和各项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其病情[5]。
总而言之,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网格化护理管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患者的生活和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邱锦媚, 苏若琼, 莫维英. 三位一体新型居家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3):176-181.
[2]王姗姗, 李琳, 郑睿智,等. 热量限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影响的研究现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3):254-258.
[3]段艳芹, 张凤芝, 武静, 等. 农村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29):2269-2274.
[4]郝杰, 于翰. 1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用药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6):1687-1690.
[5]费婧娴, 邹鑫, 程应华, 等. 家庭医生信任与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