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施小霞
[导读] 目的:对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摘要】目的:对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的母乳喂养临床资料共80例,对其进行随机数字抽选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总了解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实验组母乳喂养率92.50%;对照组为72.50%,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母乳喂养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妇幼保健;母乳喂养;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必需品,且也是最为天然和营养的喂养食品,母乳当中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其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同时也能够降低其病死的几率,采用母乳喂养,在婴儿进入成年期后仍然能够受益。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在婴儿出生半年内给予纯母乳进行喂养,为喂养婴儿的最佳方式。因此,本文对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的母乳喂养临床资料共80例,对其进行随机数字抽选分组,其中实验组40例,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3和36岁,中位年龄(28.23±2.34)岁。对照组40例,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22和37岁,中位年龄(27.43±2.57)岁。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方面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所有孕产妇均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
1.2具体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教育,指导其喂养方式、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实验组:给予母乳喂养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多媒体、手册多方式对对产妇进行宣教,使其明确对婴儿采用纯母乳进行喂养的优点,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给予母乳喂养是每个母亲的责任。并积极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讲授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允,并指导其正确哺乳的方法,对乳头凹陷的情况给予纠正,告知其怎么样使泌乳进行增加;产后6-24h,指导其哺乳体位及注意事项,做到按需哺乳,指导其正确挤奶的方法,讲解关于预防乳头皲裂、涨奶的措施。②饮食护理:极鼓励产妇多食用富含高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确保其每日所需的营养,促进母乳能够更好的分泌。另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积极对产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访,以便更好的对产妇正确喂养的方式进行指导,使得其能够掌握。③心理护理:积极鼓励产妇,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由于情绪是乳汁来源的重要条件,产妇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能够使得其机体调节功能增强,从而使得乳汁能够更好的分泌,因此对于伴有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妇,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与其进行沟通,注意保护好产妇的隐私,关心其心理和身体的健康。④随访护理:对于母乳喂养困难的产妇,我们对其进行及时的回访,对该情况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解决,为产妇提供实际的帮助。并实施前瞻性分析,医护人员通过电话、qq、微信、 邮箱等方式,与出院后的产妇进行沟通和随访。
1.3评价标准
(1)医护人员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统计,由我院医护人员自制知识测试内容,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由产妇填写,部分了解为分数80~100分,基本了解为60~79分,缺乏了解为<60分。(2)记录两组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对比
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总了解例数为38例,占该组总知晓率的95.00%,对照组母乳喂养知识总了解例数为28例,占该组总知晓率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对比

2.1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实验组:母乳喂养37例,母乳喂养率92.50%;对照组:母乳喂养29例,母乳喂养率为72.50%,P<0.05。
3 讨论   
当人类处于婴儿时期,对其喂养的方式采取母乳是最佳的选择,采用此种方式对婴儿、母亲以及家庭和社会均具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婴儿来说,由于母乳当中富含的营养十分丰富,并且比例适宜,母乳的温度与人体的提问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能够对婴儿进行随时的哺乳,不但方便,同时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1]。由于在母乳当中富含特别的免疫物质,即抗体,因此当进行母乳喂养婴儿的时候,其中的物质能够被婴儿完全的吸收,有助于提高有婴儿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另外,母乳当中富含生长素,对于婴儿的肠道具有促进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婴儿出现肠道紊乱的情况。同时,对于产妇而言,进行哺乳后能够使得母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具有促进的作用,增加乳汁分泌物,且有利于子宫的收缩,使得体内的恶露更好的排除,从而降低了产妇出现感染有以及子宫出血的情况。另外,进行持续母乳喂养的方式,还能够降低产妇乳腺癌的发生。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婴儿的生长和发育不但会受到遗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后天喂养、后天疾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遗传因素对于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没有严重的影响,但是后天因素,其中以喂养方式(营养)为最关键[2]。因此,国内外相关研究表示,建议婴儿出生后采取纯母乳喂养的方式,且时间应该为半年。根据2007年8月,卫生部正式出台了我国《婴幼儿喂养策略》,当中的条例指出:在人生命最初的半年内,应当实施纯母乳喂养的方式,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3]。因此,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本次对实验组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干预,通过将护理流程进行规范的设置,将产妇为中心,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标进行护理,不但有效的提升了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同时增强了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确保了护理的顺利实施以及产妇的护理依从性。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总了解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实验组母乳喂养率92.50%;对照组为72.50%,P<0.05。说明了妇幼保健中采取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母乳喂养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林燕.试论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估[J].健康必读,2020,(4):142.
[2]李慧.母乳喂养护理在妇幼保健中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9,(5):268-269.
[3]杨晓敏,朱玮.母乳喂养及常见问题护理概述[J].上海护理,2020,20(1):6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