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杨小蕾 羊海琴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手术室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是否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未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实验组(42例: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19.04%),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可提升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与医院各科室之间合作紧密,手术成败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有效利用手术室有限医疗卫生资源,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已经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次研究为论证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手术室2018年8月-2019年8月42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42例开展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两种不同手术室护理管理患者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n=42例):男、女分别22例、20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1岁~65岁、(41.32±1.22)岁。对照组(n=42例):男、女分别23例、19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4岁~68岁、(41.29±1.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万学红 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标准。(2)患者及患者家属在获悉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术前确诊精神系统疾病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2)排除难以正常言语交流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具体干预措施与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统一组织学习,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了解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防御的重要性,要求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入科室与患者交流,并了解患者入院诊疗资料,并与患者及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语气轻柔、态度和蔼,联合患者手术类型,向患者强调术前手术准备、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此外,可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治愈案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2)心理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压以及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此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应结合科室有效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排班,设置弹性排班制度,有效划分每日手术室接诊患者例数。定期开展团建活动,对手术室护理小组每个成员给予正面认可与鼓励,从而调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3)优化手术室管理制度,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六步洗手进行洗手,并按照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相关管理条例穿戴隔离衣,并协助手术室室医师穿戴隔离衣,术中输血、输液等操作均在术中由两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完成,此外两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别在术前、术后检查医疗器械数量,从而保证手术室医疗器械数量、种类与手术方案相符。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表示的百分数计量数据,均应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手术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表1  两组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n/%]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均与普通临床护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围手术期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团队协作功能,在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及时发现术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基于普通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关注术中护理人员以及术中患者对手术操作的影响,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以及手术患者均行健康教育,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实践价值,使手术患者了解手术流程[3]。此外,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有利于稳定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赢得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建立的过程是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完善的过程,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风险的认知,从而预见性排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继而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防御能力[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手术患者手术风险发生率为4.76%,对照组组手术患者手术风险发生率为19.04%,由此可见,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发生率,对提升手术患者术中管理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超,朱妍.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31-32.
[2]王晓青.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1):3358-3360.
[3]陈雪霞.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29-30.
[4]赵蒙,何云鹏,杨慧.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12(26):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