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46例中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24h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分析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可显著提升干预效果。
【关键词】中暑;院前急救护理;院内急诊救治护理;血气分析
中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夏季为该病高发季节,夏季普遍温度较高,若个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且长期劳作致使汗腺功能异常,人体水、电解质失衡可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患者出现高热、皮肤干燥等症状[1]。本次研究为论证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对中暑患者预后影响,比较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23例行常规护理、23例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患者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n=23例):男、女分别12例、11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1岁~57岁、(41.42±1.4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0.4h~3.4h,(1.62±0.32)h。对照组(n=23例):男、女分别13例、10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4岁~62岁、(41.38±1.45)岁,病程/平均病程为:0.4h~4.8h,(1.68±0.34)h。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样本患者均入院受,医师参考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中暑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排除标准:(1)排除中暑发病前合并其他精神系统或颅脑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3)排除非首次中暑入院就诊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常规护理干预,医院急救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根据地址迅速派遣120急救车至现场,随车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到达医院后开启绿色通道,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收集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指征、血液标本,并行心电图检测,从而为急诊科医师初步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数据,急诊科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药的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尿管护理等工作,记录喊着入院后24内液体出入量。
1.3.2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护理,(1)院前急救护理:①120急救车辆在前往患者所在现场前与报警电话联系人沟通,询问患者临床症状,以了解患者是否伴有意识障碍、呕吐、昏迷、抽搐等症状,根绝患者初步症状判断患者病情,并指导联系人将患者送至阴凉处,若条件允许可将其送至室温在26℃的空调房内,并协助患者平躺,头部偏向肢体一侧,并于患者额头上敷湿毛巾。②接诊后随着医护人员评估患者呼吸频率、血压,并快速建立经贸通道,实施补充体液,同时对于轻症中暑患者使其口服适量藿香正气液。此外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异常分泌物。③与急诊室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向患者汇报病情。(2)院内急救:急诊医护人员准备好冰帽、冰袋以及相关急救药物,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开展物理降温,必要时行药物降温,并在医嘱下肌肉注射肌松药物、抑制神经药物。此外,在患者意识清醒后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通过沟通时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中暑发病病因,并结合既往临床抢救案例,强调配合临床急救的重要性。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后相关血气分析结果变化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s)表示的平均值计量数据,均应用t 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护理干预24h后血气分析结果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入院护理干预24h后心率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护理干预24h后血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 [χ±s、n]
.png)
3讨论
夏季持续高温,人们夏季在户外持续活动可增加体液丢失量,致使机体水-电解质失衡,继而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正常功能的发挥,引发中暑,中暑发生后患者在高热的同时可伴有昏迷以及心律失常[2]。因此对于中暑患者及时性有效干预十分重要,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急救人员到达中暑患者所在现场,中暑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耗时长,中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长期体温太高可增加患者头痛、头晕以及脑水肿发生风险[3]。院前急救护理即要求随车护理人员在到达患者发病现场前,通过与报警人员电话沟通,指导相关人员就地实施力所能及的急救护理措施,而后在接诊后再开展基础护理的同时与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沟通,从而使急诊科医护人员做好临床急救准备,院内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降低患者住院诊疗中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4]。
本此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24h后相关血气分析数值改善明显,综上所述,中暑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春花.对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21(30):101-102.
[2]许建.对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9):134-136.
[3]杜海岭,栾顺莲.对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21):321.
[4]胡纪英.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