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2例住院患儿,以随机序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节管理。对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护理依从性、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8%(49/51)、患儿护理依从性为92.16(47/51),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2.35%(42/51)、患儿护理依从性为70.59(36/5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036、11.821)。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为(8.8±0.6)分,住院时间为(3.6±0.7)d,对照组患儿睡眠质量为(7.4±0.5)分,住院时间为(5.4±1.1)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969、10.069)。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提升患儿的休息质量、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也能提升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细节干预;效果?
引言
儿科是医院内研究儿科身心发育以及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科室,凡是涉及儿童或者青少年健康与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儿科由于面对的患者有明显的特殊性,患者多个机体系统与器官未发育完全,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患儿机体正常发育的保护,临床中由于病患较多,病症类型较为复杂,而在临床中儿科的护理人员比较有限,在长时间大量工作压力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状况,影响临床护理,尤其对一些细节护理内容,在临床护理中常常被遗漏,因此在临床中儿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较好的避免对护理细节的遗漏或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临床中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102例,以随机序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4.9±0.7)岁。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4.8±0.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对病情进行确诊,采取有效的治疗后,均实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病情定时进行检查,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将患者情况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反馈,保证治疗有序进行。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管理模式。主要过程如下:①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调整,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患者及其家属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状况,并协助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关科室的检查,积极耐心地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不断地安抚患者,消除其恐惧感。待患者病情确诊后,协助医生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相应病房,并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和交流。在交流时,应面带微笑,语气缓和,要根据患者家属当时的情绪进行不同的交流方式,遇到急躁的家属应细心安抚其情绪,情绪稳定后再沟通和交流,减少和患者家属因情绪不稳定而产生的纠纷。②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理、各种常见疾病的急救措施,以及典型临床病症相对应暂时用药措施等,在培训结束时,应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考核达标的护理人员才能实行护理工作。③强调细节护理。
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就应该从细节处进行完善,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尤其是药物过敏史,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建立电子档案,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患者服药时,应仔细检查用药的剂量和品名,对患者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避免出现异常。④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在主治医生的协助下对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方案,为患者制定营养食谱,根据患者情况对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服用刺激的食物。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做好呼吸监控,及时清除患者口中分泌物,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保证病床卫生,避免出现压疮;⑤考核服务质量。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情况定时进行考核,对于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应立即给予指正,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主要评估内容为护理态度、护理水平以及人文关怀,具体评分量表由我院自制,将相应的护理内容设置为量表,各项评分的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患儿护理依从性较高。
2.2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睡眠质量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睡眠质量较高。
3讨论
儿科既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较为特殊的科室,因为医治对象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患儿抵抗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缺乏自主行为认知能力,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如果处理不妥当,不仅会使得病情恶化,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儿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不断加强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细节管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以护理流程规范化、护理内容细致化为基础与原则,以管理全面化、系统性为核心,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正确处理医院、患儿、家属三者之间的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将细节管理应用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进一步规范儿科护理工作的流程,细化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前期护理工作的总结,全面评估与判断后期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应急处理措施,为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另外,细节管理还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满足其所有合理需求,获得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除此之外,细节管理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为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约束与控制,且考核机制的实施还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而起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措施,能够提升患儿的休息质量和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也能提升家属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萍,薛昌瑞.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22):199-200.
[2]顾竹筠.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3):151-152.
[3]花文秀.细节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8,4(1):40-42.
[4]胡玉洋.多形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韧性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4):222-224.
[5]刘宁,戚晓秦.细节护理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行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