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张盛艳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张盛艳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比较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造成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上都要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措施
子宫肌瘤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女性的生殖器官内,在临床上的普遍性较高。子宫肌瘤虽然属于肿瘤,但临床表现为良性,对患者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1]。临床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都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将就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以下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进行护理,每组57例。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年龄均值为(40.59±5.02)岁;观察组57例,年龄56岁~30岁,平均年龄为(40.59±5.52)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和家属都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都临床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对比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①制定健全的护理体系 建立三级护理管理制度,从护士长到助理再到质量控制人员,一环扣一环,提高护理质量,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护理的各个环节,完善护理工作的工作制度,加强对护理措施的把控。②提出并解决护理问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由工作人员汇报给护士长,再由护士长带头寻找解决方法,最终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③护理能力和护理理念的提高,护理人员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的。护理人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理念。各科室也要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进行培训,保障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在沟通时要言简意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提高沟通的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选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数值越大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可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三种。当患者经过治疗后,利用超声检查,若子宫大小处于正常状态为痊愈,子宫开始逐渐缩小为有效,子宫并未出现萎缩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值纳入SPSS19.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x2 检测,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在生活质量指标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的评分数据如下,研究组:(77.26±13.39)分(82.13±11.38)分(79.66±13.46)分(79.45±10.11)分,对照组:(60.15±11.63)分(61.93±11.57)分(62.14±10.02)分(63.21±11.13)分,组间比较,社会功能(t=8.096,P=0.017),躯体功能(t=8.930,P=0.012),心理功能(t=8.055,P=0.017)认知功能(t=7.769,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中有50例患者痊愈,占总人数的87.72%,6例治愈有效,占总人数10.53%,1例治疗无效,占总人数的1.75%,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对照组中有41例痊愈占总人数的71.93%,9例治愈有效占总人数的15.79%,7例治疗无效占总人数的12.28%,治疗总有效率为87.72%,两组相比,痊愈率(t=8.078,P=0.004),有效率(t=1.210,P=0.271),无效率(t=8.499,P=0.004),治疗总有效率(t=8.499,P=0.004)。P<0.05,所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数据显示,患病群体中孕育期女性的患病率较高。当患者患有子宫肌瘤时,会出现不孕,贫血,下腹胀痛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任由其继续发展,极大几率会出导致癌症的出现,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2]。药物治疗起效慢,且病程较长,介入治疗起效慢,疗效好,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应用于全身治疗。所以就目前而言,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彻底解决病灶,还可以减少复发率[3]。但是手术治疗虽然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但它会给患者造成较为明显的痛感,且在手术一段时间内不可下床自由活动。在这种时候就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防止患者心情焦躁,影响治疗效果。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解决焦躁心理,提高治疗质量,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静霞.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导报.2017,14(26):138—141.
[2]庞贵凤,贺润莲,赵璐.护理质量重点监测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1):1321—1324.
[3]李建彩,于新颖.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