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模式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   作者:张晋美
[导读]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模式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模式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纳入本院诊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12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61)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61)则加用饮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根治效果、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以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胃炎胃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4.319,P=0.038),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7.096,P<0.001);研究组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5.25%(2=4.896,P=0.027)。结论:饮食护理模式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有正面影响,还可达到根治效果,建议推广。
【关键词】饮食护理模式;胃炎胃溃疡;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炎胃溃疡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本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而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以饮食干预十分必要,但常规护理显然无法达到护理预期标准[1]。所以,我科主张采取饮食护理模式,以期改善治疗结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纳入122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1)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检查和体格检查等确诊为胃炎、胃溃疡[2];②患者均接受门诊诊治期间的护理干预;③神志清醒,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胃炎、胃溃疡;②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者口腔疾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缺陷等重大疾病。
按摸球法将本组胃炎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而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61例实行常规护理,男30例,女31例;年龄为19~61岁,平均年龄为(48.35±6.34)岁;疾病类型:胃炎40例,胃溃疡21例。研究组61例加行饮食护理,男31例,女30例;年龄为19~63岁,平均年龄为(48.71±6.22)岁;疾病类型:胃炎42例,胃溃疡19例。两组疾病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参数保持了平衡(P>0.05),可作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参考胃炎胃溃疡护理常规方法,在患者门诊取药等期间提供用药、饮食、运动、复查等注意事项,其中饮食指导仅限于口头告知患者保持规律、清淡饮食,无其他服务项目。
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行饮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饮食宣教:介绍健康饮食原则,告知患者如何正确进食、哪种食物不可食用,并推荐患者每日坚持早中晚三餐的饮食习惯,两餐之间避免吃零食,晚餐不宜过饱,进餐时保持良好心情。将健康饮食知识做成幻灯片,帮助文化程度不等的每一位患者建立科学的健康饮食认知体系。
(2)分阶段饮食调护。对于急性发病期患者,告知患者禁食咖啡、浓茶,限制鱼汤、牛奶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减少蔬菜、粗纤维摄入,尽可能选择易消化、温和的流质食物。对于溃疡愈合期患者,尽量进食碱性食物,增加维生素U、锌元素摄入。恢复期则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定期推送饮食餐单,加深病人的印象。预防复发,则选择维生素B十分丰富的食物。
(3)饮食随访。以微信群、QQ群等方式监督患者的院外饮食情况,及时检查患者对健康饮食相关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重点强化其知识体系中薄弱环节,尤其是饮食不合理者,应叮嘱患者返院治疗,或者以家访方式强化饮食干预。
1.3观察指标   
(1)随访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的胃炎胃溃疡复发率。
(2)参考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3],评价患者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周围环境等方面,共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3)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即自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护理后饮食、睡眠、运动、作息、心情自发调节等方面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率,经电话随访调查了解,全部养成者为养成,有一项及以上未养成者为未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养成者/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计量资料表示以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以百分比(%)行2检验。
2.结果
2.1 胃炎胃溃疡复发率
研究组患者的胃炎胃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胃炎胃溃疡复发率比较(n,%)

2.2 生活质量水平变化
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61,分,)

2.3 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
    研究组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5.25%(52/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96,P=0.027)。
3.讨论
胃炎胃溃疡均为现代医学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者消化液侵袭作用增强等因素导致[4]。因人们近几年来饮食习惯日益不健康、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胃炎胃溃疡发生率不断升高,对其生存质量构成了一定影响,因而在积极治疗本病的同时,有必要将饮食健康教育也纳入胃炎胃溃疡治疗指南中。
基于上述观念,笔者针对胃炎胃溃疡患者常规护理中的缺陷,设计了饮食护理模式,内容包括健康饮食宣教、分阶段饮食调护、饮食随访三大部分,可增进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的认知,并切实遵医嘱在不同阶段执行不同饮食干预计划,从而保证患者健康饮食,消除治疗期间不合理饮食对病情康复的影响。最后,饮食随访可巩固患者健康饮食习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结果2.3提示:研究组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5.25%,印证了上述分析,可见饮食护理模式的应用,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这对预防本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而言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胃炎胃溃疡的治疗难点在于预防复发,而饮食护理模式显然可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推测与健康饮食习惯的保持,改善了患者生理健康状态,早日结束本病折磨有关。
综上:推荐胃炎胃溃疡患者加用饮食护理模式,根治性强,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 马运玲, 阴瑞. 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018(012):2263-2265.
[2] 韩占波, 王国平, 董建路.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31.
[3] 黄奎, 袁飞飞, 王红,等. SF-36量表用于中国大学生生活质量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 安徽医药, 2017, 021(011):2002-2005.
[4] 李彬龙, 和水祥, 李颜霞. 两种方案根除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J]. 西部医学, 2019, 031(007):1053-1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